飞机飞一趟到底赚多少?乘客不满也照飞,盈利的“主角”另有其人

揭秘半空航班:为何不满座也要飞?航空公司的赚钱心法

每次坐飞机,当我们穿过登机廊桥,踏入机舱时,总会下意识地扫视一圈。当看到一排排空着的座位时,一个巨大的问号常常会浮现在心头:这趟航班的乘客连一半都不到,航空公司为什么还要坚持起飞?这样飞一趟,油钱都赚不回来吧?

这种想法很直观,但它误解了民航业的运作逻辑。航空公司的运营从来不是一道“乘客坐满才能盈利”的简单算术题。它更像是一盘精密的棋局,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成本控制、长远的战略布局,以及远比机票本身更多元的盈利渠道。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拆解这盘棋局,看看那些看似“亏本”飞行的航班背后,藏着怎样一套严谨而高明的商业心法。

飞机飞一趟到底赚多少?乘客不满也照飞,盈利的“主角”另有其人-有驾

一、 飞行的战略价值:一张比短期盈利更重要的“王牌”

要理解为何低入座率的航班也要飞,我们首先要跳出“单趟盈亏”的思维,从更高维度审视航空公司的核心资产。在航空业,有一样东西比短期的利润更宝贵,那就是——航线时刻。

1. “时刻资源”:航空公司的“地盘”

你可以把全球各大机场的起降时刻,想象成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停车位,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类大型枢纽机场的黄金时段(如早上8点出发,傍晚6点到达),更是“一位难求”。这些“时刻资源”不是想有就能有,而是需要航空公司通过长期、稳定的运营来“占领”和“维护”的。

一旦一家航空公司因为某个季节客流减少,就轻易地取消了某个航班,那么这个宝贵的“时刻”就会被释放出来,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会立刻冲上来申请填补空缺。

真实案例就曾发生过。在2019年,一家航空公司因为觉得冬季是淡季,暂时停飞了“北京-深圳”的一条晚班航线。他们以为几个月后市场回暖再恢复即可。但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后,当他们想复飞时,发现那个黄金时刻早已被另一家航司占据。为了夺回相近的时间段,这家公司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去周旋和争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所以,坚持飞行,哪怕乘客不多,首要目的就是为了“保住地盘”。这是一个关乎市场份额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远比一两趟航班的盈亏重要得多。

飞机飞一趟到底赚多少?乘客不满也照飞,盈利的“主角”另有其人-有驾

2. 航线网络:1 1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