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旁边那个开海鸥的姐们儿,让她老公的15万合资SUV在车库躺了整整93天

充电桩旁边那个开海鸥的姐们儿,让她老公的15万合资SUV在车库躺了整整93天

上周三傍晚,国贸附近的充电站,我把车插上桩准备去便利店买水。回来发现旁边停了台冰川蓝的海鸥,车主正倚着车门刷手机,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得体。她瞥见我车钥匙上挂的特斯拉标,主动搭话:“哥们儿开电车多久了?我这台才提三个月,现在我老公天天抢着开,他自己那台CR-V钥匙都找不着放哪儿了。”

我愣了一下。一台7万出头的小车,能把十五万级别的合资SUV挤到边缘?这听着像段子,但接下来半小时的闲聊,倒是让我琢磨出点门道。

钢板厚度不等于安全厚度

她老公当初反对买海鸥,理由很直接——“这么小的车,上路不就是移动棺材?”这话糙理不糙,毕竟A0级车身摆在那儿,物理尺寸就吃亏。

但中汽测评那份94.5分的碰撞报告出来后,风向就变了。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用在关键部位,侧面撞击测试拿满分,A柱该硬的地方一点没含糊。她给我看手机里存的对比图,某台号称皮实耐用的日系小车,同样测试A柱都弯了。

“后来我老公专门查了中保研的数据,发现这车骨架强度比他那台SUV还扎实。”她笑着说,“男人嘛,嘴上说不要,身体倒是挺诚实。”

气囊该给的都给了,电子稳定系统也没阉割。倒不是说开这车就能随便浪,只是心里那块石头能放下一些。

那套智驾系统,多少有点东西

她提车时加了智驾选装包,花了小一万。一开始觉得这钱花得冤枉——A0级小车要什么智驾?市区代步手动开不就完了?

真香定律又应验了。

充电桩旁边那个开海鸥的姐们儿,让她老公的15万合资SUV在车库躺了整整93天-有驾

“上周五晚高峰,三环主路堵成停车场,我开着辅助驾驶走走停停,脚都不用怎么动。旁边车道那台奥迪Q5,司机把脚伸出窗外透气,我寻思他腿可能抽筋了。”

三目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这配置以前得B级车才舍得堆。加塞识别反应挺快,至少比我这种开了十年车的老司机手速快。车位窄的时候让它自己倒,省得来回挪腾折腾半天。

系统偶尔也犯浑,雨天识别车道线会飘。但想想这价位,似乎也不该指望它跟四五十万的车一个水准。

续航数字往上跳的邪门事儿

电动车续航虚标是行业潜规则,买家都有心理准备——标400能跑300就不错了。但海鸥这车有点反常识,标305公里的版本,她实测跑出过320。

“我也纳闷,问了4S店的人,说是电池管理系统调得比较保守,显示剩余里程往往比实际能跑的少。”

她一周充一次电,每次快充半小时充到80%,时间刚好够她去楼下理发店洗个头。家里车位装了7千瓦的桩,晚上插上第二天满电出门,电费一个月一百出头。

冬天掉电快是磷酸铁锂逃不掉的宿命,但她说零下七八度续航还能保持八成,至少不会出现那种显示50公里开20公里就趴窝的惊悚剧情。

3米78的车身装下了什么

她身高1米68,老公1米76。后排腿部空间能跷二郎腿,这事儿她当初也不信,直到提车那天亲自坐进去验证。

秘密在地板。电池平铺之后地台压得很低,腿自然就伸展开了。后备箱放倒座椅能扩到930升,上个月全家去郊区采摘,婴儿车、帐篷、折叠桌椅全塞进去,还装了三箱苹果。

“我闺蜜开雅阁,后备箱比我这个大,但放东西反而没我方便。你说怪不怪?”

充电桩旁边那个开海鸥的姐们儿,让她老公的15万合资SUV在车库躺了整整93天-有驾

可能就是空间利用率的差别。小车每一寸地方都得精打细算,反而不浪费。

那笔隐形账

她老公之前开CR-V,一个月油费八九百,保养一次小一千。海鸥电费一百来块,保养基本可以忽略,停车找位置也灵活——小区地库那些犄角旮旯的位置,别的车进不去,她能钻。

“我老公上个月算了笔账,一年下来能省一万二。省下来的钱够我们全家去趟日本了。”

二手市场七五折左右的保值率,在同级里算拿得出手。有些小电车买回来就是半价,这车起码不至于赔得肉疼。

缺点得认

高速风噪明显,时速过百续航掉得凶。低配快充只有30千瓦,她朋友买了丐版,充电时间比她这台慢一截,每次都抱怨。

但她老公现在的态度是:“毛病肯定有,但优点够明显,就行了。”

充电快结束了,她准备走。临上车前回头说了句:“我老公现在逢人就说,当初应该听我的早点买。男人啊,有时候就是嘴硬。”

看着海鸥驶出停车场,我寻思那台CR-V在车库里落灰的样子,大概挺委屈的。工具嘛,好用就行,哪管它几万块还是十几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