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逆袭,中国铁电池引全球车企疯抢。
十年逆袭,中国铁电池引全球车企疯抢。十年前,中国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被西方车企嘲讽为"铁疙瘩"。如今,特斯拉、宝马、丰田、现代等全球汽车巨头正排队抢购这款"中国智造"核心。即便面临120%高额关税,中国LFP电池价格仍低于海外本土产品,背后是持续十年的技术与产业逆袭。
早年间,新能源汽车市场被"续航为王"主导,三元电池凭更高能量密度成主流,坚持LFP的比亚迪被贴"技术保守"标签。2016年,国内新能源补贴向高能量密度电池倾斜,LFP市场份额暴跌至30%,濒临淘汰。中国企业瞄准LFP两大优势:无需高价钴的成本优势及极端场景几乎不起火的安全优势。
2019年补贴退坡,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创新设计让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升20%。汉EV续航达605公里,成本较三元电池车型低5-12万元。针刺测试中其未起火爆炸,推动LFP份额反弹。2022至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价从52.5万元/吨跌至9.75万元/吨,跌幅81%。
LFP专利到期后,海外才发现中国已建成完整产业链,规模效应让中国电池加税后仍具优势,全球份额超70%。如今,LFP应用不止于汽车。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暴增120%,欧美储能项目也依赖中国方案。这场逆袭印证非最先进技术获胜,而是适配大规模应用的技术胜出。
当前,中国企业已在固态钠离子电池领域布局,这条能源之路正带"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