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比亚迪逼急了,再逼下去比亚迪凭产业链优势平本卖车,不赚钱也要冲击市场,其他车企只能瑟瑟发抖无法抗衡

刚跟老王聊了一下,他当维修工的,最近给比亚迪秦plus换电机,说这车配置挺扎实,底盘反馈和以前的国产电动车比明显稳了不少。秦plus现在官方指导价降到6.98万了,可实际到店还能优惠个一两千块,估计低于6.9万没问题。他还开玩笑说,比亚迪这价格战厉害,要是再玩下去,别说挣利润了,恐怕都得打平本卖。

说打平本卖也不全对。比亚迪真的拥有独一份的产业链优势,这可是他们砸重金自己搭的独角兽,从弗迪电池到弗迪视觉,再到弗迪动力和弗迪科技,几乎整个电动车核心部件都己方掌控。拿和老丈夫混合供应链的造车企业比,公司成本控制能力那是天壤之别。别人买零件拼拼凑凑,他们直接拿自家货。

别把比亚迪逼急了,再逼下去比亚迪凭产业链优势平本卖车,不赚钱也要冲击市场,其他车企只能瑟瑟发抖无法抗衡-有驾

我这段时间一直关注秦plus的走势,翻了下去年的几篇笔记,之前对外界说法有点大——觉得比亚迪降价是压着利润不管,其实利润空间虽然收紧,但还是有余地的。官方数据说,平均单车利润是8000元左右,说大不大,我自己算过下,大概也差不多。你算算,车价7万左右,成本5.5万,加上研发布局和销售、售后等费用,一个8000左右的利润其实挺健康。这个数字没吹牛。

但问题来了,其他厂商多半没有这种一条龙的体系。你说捷达、荣威这些,底盘悬挂、动力电池都靠外面买,供应商涨价成本一下子就蔓延到车价上。比亚迪呢?就能靠产业链紧密结合把成本压低不少。这就像做饭,你是买半成品回来炒,别人有的是吃现成的半成品,再复杂的家常菜其实转手都贵一点。

我还记得一次去纽约给朋友提车,朋友说:你别说,比亚迪这车真是性价比炸裂,现在这配置,别厂94%都做不到。我当时还没太当回事,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但反复对比后,个人觉得没毛病。你问我如果是个买家,我肯定会想:别家的车,配件进价高得吓人,修起来又麻烦,这比亚迪就方便多了。

别把比亚迪逼急了,再逼下去比亚迪凭产业链优势平本卖车,不赚钱也要冲击市场,其他车企只能瑟瑟发抖无法抗衡-有驾

这个故事其实揭示了一个现象:拉闸限电、供应链防火墙、原材料涨价这些都成了行业共识,又没几个车企能像比亚迪这么自给自足。我猜(估算,别喷,样本不多),比亚迪如果把秦plus的售价降到5万,对手立马尴尬。但这个价格是不是坑自己?毕竟利润薄了,供应链工人、研发团队也吃不消。产业链工人最近还吐槽,说供应链压价,拿不出餐单,钱少,活多,咋撑啊。供应链的苦逼,真不是光从外面看数字能感受到的。

这价格战谁先输?市场常说第一个倒下的就是比亚迪,听起来合逻辑,但我还是怀疑。比亚迪背后不只有庞大的产业链,还手握强大研发实力,新能源技术储备那个氛围,真不是家家都有的。要是问我,比亚迪还会降多少价?说实话,没细想过,但至少能往5万压。为什么?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大,市场又不等人。

这让我想到当年某自主车企,想价格杀入市场,结果累死技术线和生产线,再也没回头路的。比亚迪不太会犯同样的错,但要是逼得急了,说不定会铤而走险,直接靠薄利多销硬吃市场份额。老王跟我说:别人家卖车亏,本来就是被逼着干的,因为缺乏比亚迪那么一条龙,自家的技术自己用,成本更有压缩空间。听完他这话,我整个人都尴尬了哈。

别把比亚迪逼急了,再逼下去比亚迪凭产业链优势平本卖车,不赚钱也要冲击市场,其他车企只能瑟瑟发抖无法抗衡-有驾

说到这里,我想稍微跑题一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比亚迪不仅有便宜的秦plus,还有那北京竟然卖到一千万的限量版跑车?这极端反差真刺激。2万块买张电影票的旁边还有台价值百万的车静静停着。对于这种企业来讲,做几万块的车,赢得市场基础,去卖千万跑车也不是空中楼阁,这是产业链战略上的远见。

车企们看着比亚迪还能这么玩,怪不得宁德时代能涨这么猛。手头强的大客户死死攥着市场蛋糕,让别家车企焦头烂额。很多车企根本没法更新供应链,就只能在那养肥宁德时代,结果自己被挤到角落里,很尴尬。你说他们不慌吗?有朋友也是车企供应链岗一线,说他们现在都软趴趴,没啥反击能力。

顺便说句,我之前说过,比亚迪压价就等于自掏腰包,我现在得打个折扣。市场的复杂性和资金流动速度,说明这不是简单的亏钱卖车那么直白。主机厂还得算总账,算研发折旧,算长期战局。你不能光看表面降价说杀手锏全失效。

别把比亚迪逼急了,再逼下去比亚迪凭产业链优势平本卖车,不赚钱也要冲击市场,其他车企只能瑟瑟发抖无法抗衡-有驾

买个车,还是得看自己需求。哪怕价格到了4.99万(没准比标准配置秦plus还低点),你搞明白里面用的悬挂变成了吸管悬挂了吗?我听老王说那是比喻,就是说零部件大幅简化了,但大家别当真。要啥啥没有,也不靠谱。比亚迪真敢玩的话,能不能真降到这个价?真有可能,但代价是什么?

对了,车型差异化积累,用户心理和渠道压力都不容忽视。很多人买车不是仅仅图便宜,讲究个能安心、好修,且用着舒坦。你随便说一辆9万的汉,得糙点,用户也不会多买账。你是不是觉得,这价格区间的车到底要怎么平衡成本和体验?这问题我琢磨着挺难。

好了,你们看比亚迪后面会怎么走?会不会真打到不赚钱也要冲市场?其他车企能扛住吗?这种产业链一体化的打法,未来还会不会出现模仿者?没人知道。我倒是挺期待看到被逼急了的比亚迪,真会不会弄出来啥惊喜,甚至反向强攻。

别把比亚迪逼急了,再逼下去比亚迪凭产业链优势平本卖车,不赚钱也要冲击市场,其他车企只能瑟瑟发抖无法抗衡-有驾

说实话,这行业这么复杂,谁敢说得准啊。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