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高速爆燃:车门为何成 “生死门”?3 个真相车主必看

“眼睁睁看着车烧起来,却打不开车门”—— 安徽高速上的这场悲剧,让无数新能源车车主脊背发凉。3 月 29 日,小米 SU7 在高速碰撞后爆燃,3 名年轻乘员不幸遇难,“车门无法打开” 的质疑瞬间冲上热搜。这起事故到底藏着哪些关键信息?普通车主又该如何自保?今天用事实说话,答案关乎每个人的安全。

小米 SU7 高速爆燃:车门为何成 “生死门”?3 个真相车主必看-有驾
小米 SU7 高速爆燃

一、安徽高速惊魂时刻:SU7 碰撞爆燃 3 人遇难

时间回到 3 月 29 日深夜,德上高速池祁段的施工路段成了噩梦起点。3 名女生驾驶小米 SU7 标准版(21.59 万起售)自驾赴考,车辆正以 116km/h 的速度开启 NOA 辅助驾驶。

从小米公布的时间线看,危险来得猝不及防:

22:44:24 系统突然报警 “请注意前方有障碍”,随即自动减速

1 秒后驾驶员接管车辆,猛打方向并踩下刹车

22:44:26 车辆狠狠撞上隔离带水泥桩,碰撞前时速仍有 97km/h

短短两分钟后,车端自动触发紧急呼叫,但火势已迅速蔓延

现场图片显示,车身被烈火吞噬时车门呈关闭状态。有家属在短视频平台哭诉:“车窗和车门都打不开,人根本出不来”。而小米在 4 月 1 日的回应中仅确认 “起火非自燃”,对车门问题只字未提,直到次日才坦言 “尚未接触事故车,无法判断车门状态”。

二、车门成 “生死门”?官方回应藏疑问

“为什么撞车后车门打不开?” 这是全网最揪心的追问。结合专家解读和车辆设计,真相逐渐清晰:

1. 电子门把的 “致命短板”

小米 SU7 采用隐藏式电子门把手,靠电机驱动解锁,而非传统机械拉线。某车企研发人员透露:“一旦碰撞导致蓄电池断开,电子门锁就可能失效”。更关键的是,小米用户手册虽注明 “有应急机械拉手”,但位置隐蔽,事故中乘员大概率因撞击失去意识,根本来不及操作。

2. 超高速碰撞的叠加伤害

浙江省消保委专家汪英来指出,常规汽车碰撞试验时速仅 64 公里,而这起事故的撞击时速达 97 公里,远超车辆承受极限。剧烈撞击可能导致车门变形、锁块卡死,即便电子系统正常,物理结构也可能失效。

3. 智能驾驶的 “认知误区”

值得注意的是,出事的 SU7 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其 AEB 系统对锥桶、路障等障碍物不响应。这意味着在施工路段,系统无法提前识别改道路障,只能依赖驾驶员反应 —— 而从报警到碰撞仅隔 2 秒,留给人的操作时间太少。

三、不止小米!新能源车 “开门难” 成通病

这场悲剧并非个例,翻开近年事故记录,“车门打不开” 的阴影多次出现:

2024 年美国特斯拉 Cybertruck 碰撞起火,因电子门把断电,3 人被困身亡,家属直指设计缺陷

同年问界 M7 追尾起火,好心路人砸窗未果,3 人遇难,涉事车同样是隐藏式门把手

蔚来 ES6 碰撞后,官方称 “车门自动解锁”,但现场视频显示乘员需从车窗逃生

业内人士直言:“车企为了颜值和科技感,过度依赖电子配置,却弱化了机械应急装置”。更讽刺的是,这些车型大多宣传 “超安全”,但在生死关头,最基础的 “开门自由” 都无法保障。

四、车主必看:紧急时刻这样开门

无论开什么新能源车,这些保命技巧一定要记牢:

提前找到应急装置:像小米 SU7 的机械拉手藏在车门内侧饰板后,提车第一天就该实操演练,别等出事才翻手册

备齐破窗工具:选带钨钢头的破窗器,放在驾驶位触手可及处,电子车窗失灵时能快速砸窗

智驾别当 “甩手掌柜”:无激光雷达的车型,在施工路段、高速出口等复杂场景,务必手动接管

远离危险物品:别在车内放打火机、充电宝等易燃物,青岛曾有 SU7 因副驾易燃物起火,险些酿大祸

结尾互动:安全该靠科技还是底线?

雷军在事故后承诺 “不回避问题”,但消费者更想看到的,是车企把 “保命设计” 放在比 “科技炫技” 更重要的位置。电子配置可以迭代,但生命只有一次。你觉得新能源车该强制标配机械应急门把吗?如果遇到类似险情,你知道怎么快速逃生吗?#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