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智能驾驶的战场,硝烟味儿可越来越浓了!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刷到那些关于“智驾里程”的数据,心里痒痒的,想知道这场“速度与激情”的背后,到底谁是真玩家?
别急,今天就带你来一场“车轮上的深度游”,看看这乾坤智驾和比亚迪“天神之眼”的较量,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你敢信?
每天1个中国绕地球多少圈?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先来点震撼的。
你算过没,如果把所有搭载乾坤智驾的车,一天跑的里程加一块儿,大概1596万公里,这数字,够绕地球多少圈了?
我粗略一算,差不多是400圈!
400圈啊!
这还是9月份的数据。
而早在8月12号,人家就宣布了,装车量已经破百万了,现在估摸着得有110万台了吧。
这可不是说说的,这是实打实的“跑出来的”数据。
110万台车,每天都在路上“练手”,这积累的“驾驶经验”,那可真是“海量”。
比亚迪这“天神之眼”,是开了“外挂”吗?
再来看看比亚迪这边,李云飞在官微上晒出的数据,更是让人眼睛都瞪圆了。
搭载“天神之眼”的汽车,销量已经飙到了170万台!
这比乾坤智驾,那可是直接甩开了54%的距离!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人家每天跑的智驾里程,竟然超过了1亿公里!
1亿公里啊!
这比乾坤智驾每天的1596万公里,简直是6倍的差距!
这么算下来,平均每台车每天的智驾里程,能达到58公里。
这说明了什么?
比亚迪的车主们,对这个“天神之眼”那是相当“上头”,用得那叫一个“溜”。
这数据,简直像是给“智驾”开了个“外挂”,跑得飞快!
当“量”遇上“质”,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比亚迪已经稳操胜券了?
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量”是基础,但“质”才是关键。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虽然起步比乾坤智驾晚了那么一点点,但人家这追赶的速度,那叫一个“风驰电掣”。
你看看,人家不仅自己搞研发,还跟Momenta合作,组建了5000人的智驾团队,光上半年,研发投入就砸了309亿!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是为了打造真正领先的智能驾驶。
笔者的经验是,这种“海量数据+巨额投入”的模式,往往能催生出惊人的技术突破。
比亚迪这庞大的用户基数,就像是源源不断的“养料”,喂养着AI模型,让它学得更快、更聪明。
而乾坤智驾,虽然积累了不少“路跑经验”,但如果技术迭代跟不上,也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超越。
“车位到车位”,这才是真“解放双手”!
咱们聊智能驾驶,不光是看跑得多快,更要看它能帮你干多少事。
腾势和方程豹,搭载的单激光雷达智驾,已经实现了“车位到车位”的导航能力。
你想象一下,下班了,把车停在公司楼下,它能自己找到空车位,然后稳稳地泊进去;早上出门,它能从车位里乖乖地开出来,停到你面前。
这简直是解放双手、解放双脚的节奏啊!
特别是对于那些停车困难户,或者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家庭主妇来说,这简直是“天使的福音”。
而比亚迪更是厉害,它敢承诺对“自动泊车”进行“兜底”。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旦自动泊车出了问题,责任由比亚迪来承担。
这得是多大的自信,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这背后,是对自己技术实力的绝对信任,是对用户安全的高度负责。
这种“敢承诺”,才是真正让消费者安心的基石。
不只谈“跑”,更要谈“用”!
所以,这场“智驾”的较量,归根结底,比拼的是谁能让用户“用得舒心,用得省心”。
数据固然重要,但如果技术不能落地,不能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那也只是“纸上谈兵”。
比亚迪这次,明显是在“下沉”技术,让它更贴近生活,更服务于人。
未来,我个人认为,比亚迪凭借其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在智能驾驶领域,绝对有潜力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特别是腾势N8L这样的大六座豪华SUV,如果再配上如此给力的“天神之眼”,那销量,妥妥的!
想想看,安全、豪华、又聪明,谁能不心动?
这场“智驾”的军备竞赛,才刚刚拉开序幕。
比亚迪这次,算是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枪。
咱们就一起期待,这“天神之眼”,还能给我们带来多少令人惊喜的“黑科技”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