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提醒:换电动车有3类要远离,但有2类可以放心骑,不查更不罚
各位老铁,早上好啊!今天咱们不聊油价,也不吐槽堵车,来唠点接地气的——你家楼下那辆“小电驴”。是不是总觉得它便宜、省事、还不用加油?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你知道吗,现在这电动车市场,简直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车型五花八门,价格从几百到上万,看得人眼花缭乱。你以为买回来就能随便骑?错了!一不小心,可能连上路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被交警拦下开罚单了。
前几天我去车管所帮朋友上牌,亲眼看见一位大哥推着一辆崭新的“大摩托”一样的电动车,满头大汗地问工作人员:“这车不是电动的吗?怎么不能上牌?”工作人员一句话怼回去:“您这车是电摩,没公告目录,属于‘黑户’!”大哥当场傻眼。这一幕让我深有感触:买车之前不做功课,等于花钱买烦恼。 所以今天,我就以一个开了十几年车、也骑过不少电动车的老司机身份,跟大家聊聊,到底哪些电动车能买、哪些千万别碰,让你花得明白,骑得安心!
这三类车,再便宜也别碰!
先说重点,有三类电动车,交警明确提醒:尽量别买! 别以为便宜就是赚到,万一买回来不能上牌、不能上路,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类,没有资质的电动自行车。 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很简单。啥叫“资质”?就是你的车必须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新国标”。这个标准在产品合格证上写得清清楚楚: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重量(含电池)不超63公斤,电机功率不超400瓦,电池电压不超48V。如果你买的车,合格证上这些参数一项都不达标,或者干脆没有合格证,那基本就是“超标车”。从2024年11月1日起,这类车想上牌?门儿都没有! 我见过太多人贪图一时方便,买了这种“速度与激情”版的电动自行车,结果上不了牌,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被查。你说,这图的是啥?
第二类,无资质的电摩和电轻摩。 这类车看着就“高大上”,速度比自行车快得多,续航也长。但问题来了,它们属于机动车!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必须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你可以去工信部官网查,如果搜不到你的车型,那它就是“黑车”。没有合法身份,就不能上牌,不能买保险,出了事故责任更大。 网友调侃:“骑这种车,就像开着兰博基尼上乡间小道,帅是帅了,可驾照呢?保险呢?”所以,别被它的外表迷惑,没有公告目录,再酷也是“非法改装”的命。
第三类,低速四轮电动车。 就是那种老头乐、老年代步车。很多老年人觉得它遮风挡雨,接送孙子孙女特别方便。但现实很骨感: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这类车大多无法获得正规牌照。 很多城市已经明令禁止上路,只能在景区、小区内部使用。你想想,开着它上马路,一旦被查,轻则扣车,重则罚款。而且,这些车的安全配置几乎为零,没有安全气囊,没有ABS,碰撞测试更是免谈。有网友说得好:“这不是代步工具,这是移动的‘铁皮棺材’。” 为了家人安全,真不建议购买。
这两类车,可以放心大胆骑!
说完“雷区”,咱们再来点正能量。有两类电动车,交警说了,可以放心骑,不查更不罚! 只要你合规操作,基本不会遇到麻烦。
第一类,旧版本的国标电动自行车。 很多人担心,2025年新国标实施后,老车是不是就要淘汰了?大可不必!官方早就明确表态:在2024年10月31日前已经上牌的旧国标车,可以继续使用,不会强制报废。 即使你是去年11月之后买的旧款国标车,只要已经上了合法牌照,一样可以上路。我身边就有朋友骑着2018年的老款小牛,每天通勤几十公里,照样风驰电掣,从来没被查过。当然,前提是你得有牌!所以,如果你打算买旧款国标车,一定要赶在9月1日新国标全面实施前完成上牌,否则可能面临无法登记的风险。
第二类,新版本的国标电动自行车。 这才是未来的主流!新国标在旧版基础上做了优化,比如对整车塑料件重量占比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不超5.5%),防止厂家“偷工减料”。虽然有些人吐槽“车速太慢”、“限重太严”,但你要知道,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新国标车不仅性能稳定,而且上牌无忧,保险公司也愿意承保。市面上已经有品牌开始销售新款车型,像雅迪、爱玛、小牛等都在积极布局。网友评价:“骑新国标车,虽然少了点‘飙车’的快感,但心里踏实啊,再也不用躲着交警走了。”
总结:买车容易,合规难
所以说,换电动车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而是要做好功课的“选择题”。远离那三类“黑户”车,选择这两类“正规军”,才能真正做到省心、省事、不被罚。 毕竟,谁也不想辛辛苦苦挣的钱,最后都交了罚款,或者车子直接被扣了吧?
最后,我想抛个问题给大家:随着法规越来越严,你会为了追求速度和个性,冒险去买超标车,还是宁愿选择合规但略显“平淡”的国标车呢?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