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攻略:为啥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让人晕车

我开新能源网约车好些年了,经常遇到乘客抱怨晕车。就说有一回送乘客去机场,一路上那乘客眉头紧皱,手一直捂着肚子,到地方一下车就吐了,还跟我吐槽坐我的车比坐公交还难受。以前开燃油车的时候,很少碰到这种情况,现在开电动车,乘客晕车的事儿越来越多。我就琢磨啊,为啥电动汽车更容易让人晕车呢,后来发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晕车攻略:为啥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让人晕车-有驾

先说说动力响应。开燃油车时,踩下油门,动力是慢慢上来的,就像爬楼梯,一步一步的。但电动汽车不一样,动力响应特别快,轻轻踩下油门,车一下子就冲出去了,就跟坐过山车突然启动似的,特别突兀。乘客坐在车里,身体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股力量往前推,推背感特别强烈。而且行驶过程中,加速和减速都很急促,前一秒还在快速前进,下一秒突然刹车,身体一会儿前倾一会儿后仰,很容易让人晕车。

车内环境缺乏运动感知线索也是个重要原因。开燃油车时,发动机有轰鸣声,车身也会震动,这些能让乘客感觉到车在动。可电动汽车很安静,车内没啥声音,也感觉不到明显震动。乘客坐在车里,眼睛看到外面景物快速移动,但身体却没明显感觉,大脑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和身体感觉不一致。就好比坐电梯,突然启动,眼睛看到楼层数字变了,但身体没啥感觉,时间长了就容易晕车。

还有动能回收系统。电动汽车为了省电,一般都有这系统。松开油门或者踩刹车时,它就开始工作,把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但这个过程中,车辆会明显减速,就好像有人在后面拉着车。这种突然的减速会让乘客身体不舒服,对晕车敏感的人感觉更强烈。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碰到乘客晕车,我也有应对办法。我开车会尽量线性操控,踩油门和刹车都比较平缓,不会一下子踩到底或者突然松开,让车辆加速和减速更平稳,减少对乘客身体的冲击。另外,我还会根据路况和乘客需求调节驾驶模式。比如在市区拥堵路段,我就选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下动力输出柔和,加速和减速都不剧烈。

对于乘客来说,也能采取措施缓解晕车症状。可以选靠窗的位置,打开点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还可以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别一直盯着外面快速移动的景物。要是晕车严重,可以提前准备晕车药或者晕车贴。

从车辆设置方面看,现在很多电动汽车都有可调节的功能。像动能回收系统的强度,有些车能调弱、中、强几个档位。如果乘客容易晕车,我就把强度调弱,这样车辆减速就不会那么突然,乘客感觉能舒服点。

未来车企也能在技术上改良。在动力输出上,能优化曲线,让车辆加速和减速更平稳,就跟燃油车一样循序渐进。在车内设计上,可以增加触觉反馈,比如在座椅上弄个震动装置,车辆加速或减速时,座椅能给乘客轻微震动,让身体更好感知车辆运动,减少前庭系统和视觉信息的冲突。这样乘客坐电动汽车时,晕车情况应该会改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