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咱们身边开车的朋友可能心里都咯噔了一下,特别是那些开着宝马、丰田这些大品牌车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8月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大批汽车召回的通知,一下子就牵扯出将近47万辆车。
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涉及的问题个个都挺吓人,像是开车开到一半动力突然没了,仪表盘一下子全黑了,连刹车都可能变得不好使。
这事儿一出来,大家伙儿心里肯定犯嘀咕:我们辛辛苦苦攒钱买的车,花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图的不就是个安全、省心吗?
怎么这些响当当的国际大牌,反倒在最要命的安全问题上集体出了状况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好好捋一捋,看看这些车到底出了什么毛病,也聊聊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先说这次召回数量最大的宝马,足足有超过23万辆车榜上有名,不管是烧油的还是用电的,都没能幸免。
宝马的问题主要分两块。
一小部分是进口的5系、国产的X5这些燃油车,问题出在一个叫“起动器发电机”的零件上。
咱们不用管这个名字多拗口,说白了,它就是给车子供电的一个核心部件。
问题在于,连接这个部件的电线接头在生产的时候没做好,可能会松动。
这就像咱们家里电器插头没插紧一样,时间长了接触不良,不仅电器用不了,还容易发热,甚至冒火花。
放在车上就更危险了,车开在路上,这个接头一松,可能导致全车瞬间断电,车子直接就熄火了。
要是正在高速上,这后果简直不敢想。
更严重的是,异常发热还可能把发动机舱给点着了。
宝马更大的问题出在它的新能源车上,像是卖得很好的i3、iX3还有进口的iX这些纯电车,总共有接近23万辆。
它们的毛病出在软件上,也就是控制汽车的电脑程序。
简单来说,这些车的电脑里有一个监控系统,专门负责检查高压电池系统有没有漏电的风险,本来是出于安全考虑。
但现在这个系统变得有点“神经质”,在某些它自己也搞不清的状况下,会错误地判断车辆有危险,然后立马采取“紧急措施”——直接把整个高压电系统给关了。
这一关,车子的动力来源就断了,结果就是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失去所有动力。
你想想看,你正开着车,油门踩着没反应,车子只能靠惯性往前滑,后面还跟着一堆车,这得多危险。
这就像电脑用得好好的,突然蓝屏死机,对司机来说,这突如其来的失控感,实在是太可怕了。
再来看看以皮实耐用、开不坏著称的丰田。
这次丰田也栽了个大跟头,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加起来,召回数量也超过了23万辆,跟宝马可以说是“难兄难弟”。
丰田的问题也挺典型。
第一个是大面积存在的“仪表黑屏”问题。
像是亚洲龙、凯美瑞、雷凌这些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车型,都存在这个问题。
具体表现就是,车子启动的一瞬间,整个仪表盘可能直接黑掉,什么车速、转速、油量、水温,包括各种警告灯,你全都看不见。
这就等于让司机闭着眼睛开车,你不知道自己开多快,不知道车子有没有故障,尤其是在路上,这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而造成这个严重后果的原因,竟然只是仪表盘里的控制程序设定得有点问题。
一个软件上的小疏忽,就带来了这么大的安全隐患。
丰田还有一个问题虽然数量不多,但性质更严重。
有六千多辆全新的第九代凯美瑞,前轮悬架里的螺旋弹簧在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没做好,导致强度不够。
这个弹簧是干嘛的呢?
它就像是汽车的腿骨,负责支撑车身、过滤颠簸。
现在这“腿骨”变得很脆,在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或者受到比较大冲击的时候,就有可能突然断裂。
一旦弹簧断了,车身就会一下子塌下去,车子会立刻跑偏,方向失控,稳定性完全丧失。
这已经不是小毛病了,而是直接关系到底盘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
除了这两个“大户”,就连法拉利这样的顶级豪华品牌也没能幸免。
三百多辆进口的法拉利Purosangue,就是那款很火的SUV,也需要召回。
它的问题听起来有点奇怪,是车里的保险丝盒,离一个金属支架太近了,有可能会碰到一起。
电源正极碰到金属,结果就是短路。
短路会烧掉保险丝,进而影响到车辆的刹车系统,导致刹车性能下降。
对于法拉利这种追求极致性能的跑车来说,速度飞快,如果刹车突然不给力了,那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
另外,斯泰兰蒂斯旗下的进口吉普大切诺基,也因为空调系统的一个连接器有问题,可能导致前挡风玻璃的除霜除雾功能失灵。
这在冬天或者下雨天,前挡风玻璃一起雾,司机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同样非常危险。
面对这么多大品牌、这么多车辆的集中召回,我们普通老百姓除了担心,更应该看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首先,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市场监管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到位了。
过去我们总担心,一些国外品牌会不会搞“中外有别”,在国外召回,到了中国就装不知道。
但现在你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动出击,不管你是什么牌子,只要产品有安全隐患,就必须对中国消费者负责,必须召回解决。
这种强有力的监管,是对我们消费者权益最实在的保护,也说明我们的汽车市场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有话语权。
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值得我们肯定。
其次,这次事件也给所有的汽车厂家敲响了警钟。
现在汽车技术发展太快了,各种电子设备、软件系统越来越多,车子也越来越复杂。
这就像盖一栋越来越高的大楼,地基和每一块砖瓦的质量就显得更加重要。
任何一个不起眼的零件,一段不起眼的代码,如果出了问题,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安全风险。
这次召回的问题,有的出在生产工艺上,有的出在软件设计上,这都提醒厂家,在追求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的同时,绝对不能忘了质量和安全是底线。
对生产制造的敬畏之心,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丢掉的根本。
最后,作为车主,我们自己也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召回这件事。
汽车召回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闻,它其实是一个发现问题、修正错误的正常机制。
发现自己的车在召回范围内,我们不要慌张,应该第一时间联系4S店,预约免费的维修。
这是厂家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车主应有的权利。
维修之后,记得要拿好维修单据,作为凭证。
如果厂家推诿扯皮,或者维修后问题依旧存在,我们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每一次成功的召回,都是消费者力量的一次体现,也是在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负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