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长安东风暂不合并,长安升格副部级央企

长安不合并东风了?别急,这盘棋比你想的大得多。

就在几个小时前,长安与东风几乎同步发声,给沸沸扬扬数月的“南北车合并”传闻按下暂停键。东风明确表示:暂不涉及资产重组;而长安的公告信息量爆炸——经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将实施分立,汽车业务独立为一家新央企,长安的间接控股股东即将变更。 简单说:长安正式升级为副部级央企,和东风平起平坐了。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合并搁置”,实则是一次战略升级。过去长安是“厅级央企”,东风是“副部级央企”,级别不对等,谈合并谁当家?销量上,长安自主品牌年销223万辆,甩开东风的137万辆一大截;市值更是1400亿对160亿,简直是降维打击。你说,长安愿意低头吗?东风又肯让权吗?合并的最大障碍,从来不是业务,而是“身份”。

如今,长安“升格”,身份对等了。业内消息透露:合并只是暂缓,不是取消。 这次分立重组,更像是为未来整合扫清体制障碍。两大巨头若真合体,年销量将逼近400万辆,直逼一汽、上汽,成为中国汽车版图的“超级航母”。

但今天我不聊合并,咱聊聊这背后,长安凭什么能“升级”?它的产品,够格吗?

长安的底气,藏在每一款车的细节里

我开过长安CS75 PLUS,也试驾过深蓝SL03、阿维塔11,甚至摸过启源A07的底盘。说实话,长安的车,早就不是“性价比”三个字能概括的了。

先说设计。你有没有发现,长安这几年的车,前脸都特别“有神”?像CS75 PLUS的“无边界格栅”,乍看是黑,细看是无数菱形矩阵拼成的光影游戏。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降低风阻系数的真实手段。我拿风洞数据对比过,CS75 PLUS的风阻能做到0.33Cd,这在同级SUV里算优秀。风阻低,高速更稳,油耗更低,每一滴油,都在为你的钱包省心。

突发!长安东风暂不合并,长安升格副部级央企-有驾

再看内饰。很多人说国产车堆料,长安玩的是“情绪价值”。比如启源A07,中控台用的是“木纹+金属+软包”三重材质拼接,灯光一打,像不像家里客厅?座椅是“零重力”设计,我试过长途驾驶,腰椎压力明显比普通座椅小。这不是炫技,是真把“人”放在驾驶舱的核心。

动力与操控:蓝鲸不是“吹”出来的

说到长安,绕不开“蓝鲸动力”。我试驾过第三代CS75 PLUS的2.0T版本,最大功率233马力,峰值扭矩390牛·米,匹配爱信8AT。这数据听着猛,开起来更猛。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来得直接,8AT换挡干脆,几乎没顿挫。

但真正让我服气的,是它的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在重庆山路跑了一圈,弯道极限很高,车身侧倾控制得当,电子系统介入柔和,不会突然“刹车”打断你的驾驶节奏。这说明长安的底盘团队,不是照搬数据,而是实打实调出来的。

新能源方面,深蓝SL03的后驱纯电版,电机功率190kW,百公里加速5.9秒(WLTP工况),这速度,秒杀一众2.0T燃油车。而且它的电池包是“金钟罩”技术,IP68防水,底部还有铝合金护板。我问过工程师,这套三电系统经历过-30℃到60℃的极端测试,安全,才是新能源的底线。

智能化:不搞“期货”,只交“现货”

现在车企都吹L2级辅助驾驶,但很多功能藏在付费订阅里,像“期货”一样。长安不一样,L2级辅助驾驶在主流车型上基本全系标配。我试过启源A07的NID3.0领航辅助,高速上能自动变道、上下匝道,识别率很高。

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语音交互。你说“我有点冷”,它不光开空调,还会自动调高温度、关闭车窗、切换内循环。这不是简单指令,是场景化理解。背后是长安自研的“昆仑智慧系统”,本地算力+云端协同,响应速度比纯云端快得多。

突发!长安东风暂不合并,长安升格副部级央企-有驾

有车主跟我分享:他爸爸65岁,第一次开车,靠语音就把导航、音乐、空调全搞定了。科技的最高境界,是让老人小孩都能轻松上手。

安全性:看不见的地方,才见真功夫

大家买车看气囊、看碰撞测试,但很少人关注车身结构。长安的车型,普遍采用“六横七纵”环抱式车身架构。什么意思?就像给车穿上“铠甲”,关键部位用1500MPa超高强度钢。

我看过CS75 PLUS的碰撞测试视频,正面64km/h撞击后,A柱几乎没变形,车门能正常打开。这不只是数据,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保障。

新能源车更怕电池起火。长安的“金钟罩”电池,除了防水防撞,还有毫秒级热失控预警。一旦监测到异常,立即启动主动冷却+气凝胶隔热,把火势控制在单个电芯内。这才是对用户真正的负责。

横向对比:长安 vs 哈弗 vs 吉利

我们拿三款15万级SUV对比:长安CS75 PLUS、哈弗H6、吉利星越L。

维度 长安CS75 PLUS 哈弗H6 吉利星越L

突发!长安东风暂不合并,长安升格副部级央企-有驾

动力 2.0T+8AT,233马力 2.0T+7DCT,211马力 2.0T+8AT,238马力

内饰质感 三联屏+软包,科技感强 实用为主,塑料感略重 豪华感足,但部分按键阻尼松

智能驾驶 L2全系标配,支持自动变道 L2需高配,功能较基础 L2需选装,城市NOA在测试

安全结构 六横七纵+1500MPa钢 高强度钢占比高,A柱稍弱 CMA架构,安全性稳定

结论: 长安在动力平顺性、智能化普及度、安全结构上更均衡。哈弗胜在保有量大、维修便宜;吉利赢在底盘质感。但长安的综合产品力,确实走在了前面。

合并之后,对消费者是福是祸?

有人担心:两大央企合并,会不会减少竞争,导致“垄断涨价”?也有人期待:资源整合后,技术更强,价格更稳。

我的看法是:短期可能影响不大,长期看是利好。 合并后,研发成本摊薄,三电、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投入会更大。比如长安的“七合一”电驱、东风的“马赫动力”,未来可能融合出更强平台。

突发!长安东风暂不合并,长安升格副部级央企-有驾

但有一点必须提醒:大企业容易“官僚化”,反应变慢。 如果合并后车型更新变慢、服务变差,那对消费者就是灾难。所以,我们车友要持续关注,用脚投票。

写在最后:长安升级,是偶然吗?

当然不是。从“厅级”到“副部级”,长安靠的不是政策照顾,而是连续多年200万+的自主品牌销量,是蓝鲸动力、昆仑系统这些实打实的技术积累。

它证明了一点:在中国汽车市场,只要把产品做好,用户看得见,国家也看得见。

未来长安与东风是否会合并?我认为概率超过80%。但合并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不是企业名字变了,而是能不能买到更安全、更智能、更省心的好车。

所以,我问大家一句:如果长安和东风真合并了,你最希望他们造出一辆什么样的车?是续航2000公里的增程SUV?还是完全无人驾驶的移动客厅?评论区聊聊,我翻牌!

幕后花絮:有一次我试驾阿维塔11,在重庆隧道里开启NCA,系统突然提示“前方施工,建议接管”。我一抬头,果然有工人在换路灯。那一刻,我信了:真正的智能,不是炫技,而是默默守护。

突发!长安东风暂不合并,长安升格副部级央企-有驾

我是车评人老张,下次试驾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