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银河A7更实惠?吉利银河星耀6亮相,车长4.8米+1.5L混动
吉利银河又出新招了。
星耀6来了。
9月5日,全新中型轿车正式首秀。
没有铺垫。没有预热。直接亮相——够狠。
这已经是吉利银河今年推出的第几款车了?星愿、星舰7、星耀8、银河A7……一款接一款。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答案其实早就写在产品线上了。
“以高打低”。
四个字,道尽一切。
星耀6的对手是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比亚迪秦PLUS DM-i。海豹05 DM-i。这两款车,一个销量王,一个新锐将,牢牢占据着10万级插混市场的C位。
而吉利,选择正面硬刚。
先看尺寸。
4806mm车长。
2756mm轴距。
数据上不占优?但足够用。家用轿车的黄金区间,它稳稳踩在线上。空间不会憋屈。后排能翘腿。后备箱能塞下一家三口的行李。这就够了。
外观设计,有点意思。
前脸是大嘴格栅。梯形。直瀑式镀铬条。中间挂着那个熟悉的银色“GEELY”标。
灯组很犀利。扁平。狭长。LED日行灯像三把刀眉,划破空气。
前包围三段式通风口。獠牙状饰件。运动感拉满——但不过火。
吉利现在做设计,学会了克制。
侧面修长。三厢造型。帝豪的影子还在,但更高级了。
银色窗框。平直腰线。外拉式门把手——没跟风隐藏式,务实。
轮圈是双五辐银色款。不张扬。但有质感。
车尾……等等。
这贯穿式尾灯。黑色底面。白色“GEELY”字母居中。微微上翘的扰流板。
像谁?别问我。我也没说。
但高级感,确实是营造出来了。
内饰才是重头戏。
悬浮式中控屏依旧在。但仪表盘变了。嵌入式。带遮光罩。尺寸更小——反而更专注驾驶。
中控台那根弯折的镀铬条。点睛之笔。
空调出风口做成“回”字形。中国味儿。又有设计感。
D形双色方向盘。星耀8同款。握感应该不错。
电子怀挡。水晶旋钮。物理按键保留。
吉利终于不再盲目追求“极简”了。
知道什么叫“好用”了。
座椅是浅色打孔皮质。触感柔软。透气性好。夏天不怕黏裤子。
配置清单也很实在:
单天窗。氛围灯。前排无线充电。后排中央扶手。手动防眩目后视镜。
没有堆料到变态。但该有的都有。
重点来了——动力。
1.5L发动机。
最大功率82kW。
听起来不大?但它是为电混而生。
搭配驱动电机。组成雷神AI电混2.0系统。
电池呢?
两种选择:8.5kWh 或 17kWh。
都是磷酸铁锂。安全。耐用。成本低。
纯电续航:50km 和 100km。
工信部数据。实际打个九折也不亏。
日常通勤,100km版本基本可以当电车开。
一周充两次。电费几分钱一公里。
长途?加油就行。没焦虑。
最关键的问题:价格。
银河A7卖多少?8.98万起。
顶配12.58万。已经够卷了。
但星耀6定位更低。尺寸略小。技术同源。
那么……会不会杀进8万以内?
7.98万?7.58万?甚至更低?
想想比亚迪秦PLUS DM-i,现在终端价都快摸到7万了。
吉利,敢不敢再狠一点?
他们当然敢。
过去三年,吉利学会了什么?
不是抄作业。是理解用户。
老百姓要什么?省油。耐用。空间大。配置够。价格低。
最好还能有点面子。
星耀6,每一处都在回应这些需求。
没有花哨的噱头。没有浮夸的参数。
全是实打实的家用车逻辑。
有人说,这是“摸着比亚迪过河”。
也许吧。
但能摸准方向,并且走得更快,也是一种本事。
更可怕的是,吉利的节奏。
一年推四五款新车。款款精准打击。
这不是试水。是全面进攻。
新能源战场,已经从“谁有电车”变成了“谁更能打价格战”。
技术不再是壁垒。成本控制才是王道。
而吉利,凭借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规模化生产,正在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
星耀6的意义,不只是多了一款车。
它是一枚信号弹。
告诉市场:吉利银河,不打算给对手留活路。
你会选它吗?
还是等比亚迪出新款?
又或者,再去看看埃安、哪吒、五菱?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10万级插混市场,又要血雨腥风了。
价格,只会越来越低。
配置,只会越来越高。
受益的,终究是消费者。
我们,正站在一场变革的中央。
静悄悄的。却无比激烈。
下次更新,我想聊聊:当所有车企都开始“卷性价比”,品牌价值还剩下什么?
值得深思。
……
等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