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店里的享界S9T上了,与享界S9完全不同,旅行车内部空间更大,车尾设计也更惊艳

这享界S9T一到店,我第一眼就觉得跟普通享界S9不是一个级别。你想啊,旅行车版本,空间比标准S9大了那么多,尤其是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坐进去那感觉直接宽敞不少,别的车同价位你得多掰扯半天能不能坐得舒服。销售小陈当时还跟我说,这设计灵感其实挺妙,从日常出行需求倒推出来的空间布局,跟轿车或者SUV思路完全不一样。

车尾灯设计我真的忍不住多看了几遍,跟我之前在网上看照片感受差远了。这叫璀璨星河灯组,现场看那灯珠排列的密度和层次感,远不止是好看那么简单,夜晚辨识度绝了。我还特意跟销售小陈开玩笑,这灯造型是要让隔壁路人大晚上把你当星空看吧?他乐,回我你这猜想恐怕有点多。不过别说,细节上确实下了功夫。

华为店里的享界S9T上了,与享界S9完全不同,旅行车内部空间更大,车尾设计也更惊艳-有驾

之前说这车我还有点小疑惑,比如它到底能不能比普通S9更好开,毕竟旅行车定位那件事,重量和操控总归是个要顾忌点。后来想了想,这车配了华为的乾崑智驾ADS 4.0和途灵智能底盘,不光是噱头,实测数据也显示这些系统能显著改善动态响应和舒适性——虽然我这数字是通过几个不完全公开的渠道估算的,大概改善20%-30%左右,人家说是样本少但初步反馈很有说服力。

坐到二排真的是不一样,这个空间感配合车内的鸿蒙座舱系统,直接一局嗨起来。大屏那么大,看剧没压力,线控调节座椅舒服得很,我就问车内小伙伴:你们觉得这价位还有什么车做到这么享受的?几个人都沉默点头说,对,太少见了。坦白讲,我以前觉得这话题麻烦,老是跟用户感受拔不出头脑,现在想想还是得多去体验,至少现场感受不骗自己。

华为店里的享界S9T上了,与享界S9完全不同,旅行车内部空间更大,车尾设计也更惊艳-有驾

车里那个充电口位置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设计挺贴心的,靠近副驾驶脚下,插线都不碍事。简单细节但体现态度,你说这点随处可见却又被不少品牌忽略。还有我之前没想到的是,享界S9T整体给人的档次感其实是拉升赛道上的佼佼者,竟然不光靠华为的科技噱头撑场子,底子够扎实。 (这段先按下不表)

供应链方面,华为背景加持还是不一样,惯用手机芯片的角度想车,显然不合适。供应链就跟做饭差不多,再好厨师也得有基本的食材保证,汽车里材料采购、零部件匹配更复杂,华为能把一套智能系统搭进去,得益于它对芯片和软件生态的理解,这比传统车企靠单纯采购更有优势。但有趣的是,刚跟一个修理厂的老赵聊了下,他吐槽说科技再多,断了供应链就是大麻烦,这话不无道理,科技是加分项,基盘才是关键。

说回来价格,我大致算了一下,这享界S9T入门版落地大概30W上下,这价格带旅行车还带大智能,市场占位挺冒险,但也有摸对用户痛点的味道。相比传统30W级SUV,空间利用率和智能体验上,这车优势挺明显。对比开过的比亚迪唐和蔚来ES6,享界S9T的乘坐舒适感和智能交互更完整些,尤其在长途旅行体验上的质感更优。

华为店里的享界S9T上了,与享界S9完全不同,旅行车内部空间更大,车尾设计也更惊艳-有驾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销售告诉我他们店内现在摆了四界系列,一共七辆车,三台红色,三台紫色,还有一台白色M8。我无意中这么一比,觉得颜色热度很国潮,很适合如今年轻人的审美偏好。你说这颜色战略有没有点儿借鉴华为手机的成功套路?(没细想过,纯属猜测)

聊着聊着,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个问题,这消费升级和智能化布局,到底会不会让车企过度依赖供应链里那些关键芯片厂商,一旦断供,整个车就停摆了?特别是华为这类品牌,科技积累很强,供应链风险却谁也避不开。你觉得这风险,普通消费者在买车时能感受到吗?

华为店里的享界S9T上了,与享界S9完全不同,旅行车内部空间更大,车尾设计也更惊艳-有驾

对了,车内那个大屏亮度调节细节,真让人自箭拔茧——一开始我以为亮度够,后来晚上光线暗的时候发现稍微有点刺眼。这个小缺点可能是固件升级能解决的,毕竟鸿蒙系统还能远程升级嘛。其实很多智能车主对这种小瑕疵都十分敏感,够细致就会形成口碑。

说到驾驶体验,我又想到个小插曲。一天跑试驾,临时被问到这车电耗咋样?行跑多远?我心算了下,比如百公里成本,算下来电费大概50块多点,和油车的燃油费比其实挺划算。只不过电动车保养成本低,不用油换机油,还能省不少维护开销,这点我当时没特别说清楚,应该补充一下,毕竟消费惯还差那么一点。

华为店里的享界S9T上了,与享界S9完全不同,旅行车内部空间更大,车尾设计也更惊艳-有驾

这次在华为体验店见到享界S9T,既有期待也有质疑,特别是在供应链和智能化集成这部分,华为在尝试做点不一样的东西。你觉得未来的智能旅行车会不会成为主流?或者说,这种叠加车型优势是不是一条死胡同?我倒是挺想听听你的想法。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