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算了?红牛和迈凯伦,这俩冤家居然握手言和了?我手机还烫呢,刚才那比赛看得我血压直飙。霍纳差点要把RB21给砍了,这事儿真的假的?就因为那个违规的“薪资帽”,这两家车队都得挨罚,我真想问问,这赛季还能不能有点消停的日子过?
去年那事儿闹得可不算小。红牛超支,这事儿爆出来的时候,那场面,简直是所有人等着看他们笑话。罚款是肯定跑不了,扣点风洞时间,这操作也够狠了。但关键是,这影响可不只是罚钱那么简单,它牵扯到整个车队的研发节奏和未来几年的走向。你想想,风洞时间被砍,意味着他们在新车研发上能做的模拟测试就少了,这就像是给你的装备打了折扣,别人还在满配刷副本,你得悠着点。
迈凯伦这边呢,当时可没少在背后“拱火”,或者说,他们是第一个站出来质疑红牛的,要求严格执行规则。他们觉得,这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关键。毕竟,在F1这个烧钱又烧技术的游戏里,规则就是最后的底线。如果有人能钻空子,那其他车队岂不是要吃大亏?2022年的规则,本来就是为了限制开销,让比赛更激烈,结果你红牛却在最敏感的薪资帽上出了岔子,这谁能忍?
所以,当红牛被查出违规,迈凯伦肯定是最积极的那个。他们当时的诉求也很明确,就是要对红牛进行严厉的处罚,不能让他们在规则的边缘试探。这种态度,在竞争激烈的F1里,其实也算常见。毕竟,每一个车队都在为每一分、每一秒的优势拼尽全力,容不得半点马虎。
但怎么就突然“和解”了呢?我有点懵。有消息说,红牛内部确实对那个RB21(这里应该是指2022年的RB18,RB21是2025年的概念车)的研发进度有些担忧,甚至有过放弃或者大幅修改的念头。这听起来有点夸张,毕竟RB18是他们夺冠的利器,怎么会轻易放弃?但我能理解那种焦虑,当整个团队都围绕着一条已经被质疑存在违规隐患的赛车进行研发时,那种不确定性会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头顶。
据说,霍纳当时压力也很大。一边要应对FIA(国际汽联)的调查,一边还要安抚团队,保证赛车能正常运行。超支的罚款是一方面,更让他头疼的可能是,一旦被认定为恶性违规,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制裁,比如禁赛或者被剥夺积分,那才是真的要命。
这事儿的后续发展,让人看不懂。迈凯伦突然就不咬着不放了,红牛的态度也缓和了不少。是不是有什么幕后交易?或者,两家都意识到,这种拉锯战对大家都没有好处?F1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为一个微小的优势拼命,如果因为一个陈年旧案,影响到整个赛季的正常进行,对所有车队来说,都不是好事。
2022年,红牛最终拿到了车队总冠军, Verstappen也拿到了车手总冠军。这个成绩,是建立在RB18赛车上的。如果这个赛车本身就存在“原罪”,那这个总冠军的含金量,就很容易被质疑。迈凯伦当时站出来,也是为了证明,他们是通过正规途径,一步步追赶上来的。
现在这突然的和解,我脑子里闪过好多画面。是不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FIA的调查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或者,红牛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证明他们的超支并非故意为之?又或者,迈凯伦在其他方面获得了某种补偿,所以才愿意“息事宁人”?
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我真的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F1的商业运作,牵扯的利益链条太复杂了。可能,双方都觉得,继续纠缠下去,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可能获得的收益。红牛不想因为过去的错误,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而迈凯伦,也可能找到了新的关注点,比如他们自己的赛车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这事儿给我感觉就像是一出戏,演到高潮突然就结尾了,让人有点意犹未尽。我没搞懂的是,当初那个把事情闹那么大的劲头去哪了?难道真的就是为了罚款和扣风洞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吗?
这赛季,这两支车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红牛需要证明自己依然是顶尖的,而迈凯伦也在努力追赶。我只想知道,当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一个更公平的F1,还是一个被各方势力操纵的F1?
声明:个人观念点,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仅供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