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公里续航,15%电量,油门一踩下去,竟然还敢给我回充2%。
别说我没懵,前一秒我还在琢磨:这车是不是也会像其他国产混动一样,电池一没电,动力立刻“软绵绵”?
没想到,捷途山海L7 plus像个不服输的小伙子,愣是没吭声,直接往前窜。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发动机和电机这对兄弟,像极了深夜烧烤摊上的老友——分工明确,互相补台,关键时刻还得靠搭子。
如果你以为今天这趟试驾就是一场普通的例行公事,那你还是太年轻。
排队的时候,前面的大哥边刷短视频边吐槽:“这价位,估计也就那水平,国产SUV就那点事。”
轮到我爬进驾驶舱,内心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
可一屁股坐进座椅,鼻子里那股“新车味”居然没冲上头,反而有点像小时候新皮鞋的味道。
没错,这细节直接把我拽回现实:11万的车,内饰用料竟然能摆脱塑料味儿?
同行那哥们还特意低头闻了闻,给我竖了个大拇指。
再说外观。
有人讲,“国产新能源都长一个脸”,但山海L7 plus硬是做到了隐身术。
220km长续航,电池藏得滴水不漏——你从侧面看,后面看,根本找不到电池存在感,像极了家里那只会躲猫猫的狸花猫。
别的品牌恨不得把电池挂在底盘外,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续航长。
捷途反倒低调,骨子里透着点“我就是不告诉你”的小心思。
底盘表现,得专门聊聊。
你以为国产SUV底盘都一个味儿?
这次真不是我护犊子。
开过L7老款或者瑞虎9 cdm的朋友都懂,那种“能用就行”的底盘感觉,多少带点将就。
但山海L7 plus这回,悬挂收得住,烂路小坑,轮胎下去咕咚一下,车身稳得像老城墙。
高架上急刹车、过弯,车头不点头,油门一踩也不抬头。
那感觉,大概就像你在地铁上站稳了抓扶手,再大的晃动都不怕。
CDC电磁可变阻尼这玩意,之前我总怀疑是营销用的“玄学”,今天算是服了。
插一句,智能驾驶辅助标配猎鹰500,虽然试驾时间短,我还是忍不住全程瞎摆弄一通。
跟车、车道保持,比亚迪、哈弗这些老对手的智能化体验都试过,捷途这套竟然一点都不输,甚至有点“新势力”那股狠劲儿。
你说这算不算新能源SUV下放福利?
反正我开完一圈,忍不住想:这年头,国产品牌卷智能化,卷到让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是在开次低配。
说到空间,不得不说点八卦。
后排座椅,有点硬。
长途下来,估计屁股得和板凳谈谈心。
但你要说11万的价位,还想什么?
真皮、按摩、通风、加热一起上?
兄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圣诞老人,想要啥得自己动手。
说实话,这点小瑕疵,真不至于让我打退堂鼓。
毕竟你看看同价位那几个老对手,后排还不是一水的“经济适用型”。
说回品牌。
捷途这几年在新能源圈子里有点像“老二哲学”的代表,奇瑞体系里摸爬滚打,谁还没经历过几次泥潭?
L7 plus这波操作我愿意叫它一次“回头暴击”。
11万的价格区间,直接把比亚迪、长安、吉利、哈弗这些常年占据热搜的品牌全给搅和了个底朝天。
你说这不是市场奇迹?
还真不好反驳。
当然,买车的人精得很,品牌认知、终端优惠、保值率这些事儿,谁心里没点数?
你拼配置、拼空间、拼续航,捷途全都给你拉满。
可保值率、溢价能力、二手市场,这些东西,新能源谁敢拍胸脯说自己稳赢?
大家都在赌,赌三五年后这车还能不能值钱。
至于现在,谁还不是开着车一边观望一边嘴硬?
有意思的是,捷途L7 plus的“高性价比”不是嘴上说说。
你摸摸方向盘、按按门板、看仪表台缝线,细节里透着那种“不是很有钱但很懂生活”的精致感。
新车空气清爽爽,没甲醛没塑料,简直不像国产车。
你要是还觉得20万级享受是噱头,大可以自己去坐一圈,感受下那种“物超所值”的真实。
现在的新能源SUV市场,像极了春晚小品,台下观众一边乐呵一边挑刺。
反对的声音肯定有,有人嫌捷途品牌辨识度低,有人说终端优惠不够大,还有人担心三年后车价掉得比股市还狠。
可你要说配置、动力、续航、智能,这些最打动人心的东西,捷途真没给你省。
国产SUV的“性价比”卷到这份上,谁还敢说自己稳稳赢?
试驾结束,队伍还在继续排,身边有人拿着手机拍视频,边拍边感叹:“现在这价位,国产车卷得离谱。”
另一边,开过比亚迪的司机在旁边嘀咕:“这配置,怎么感觉比我那台还豪横?”
场面跟菜市场砍价似的,热闹得很。
有时候想想,五年后新能源市场会不会变成另一出大戏?
或许捷途L7 plus还在街上跑,车主们边吐槽边怀念:“后排坐着硬点咋了?那会儿11万能买到这配置,真是捡漏。”
中国车市的戏码,从来不缺反转。
你以为结局写好了,结果总有人能翻篇。
对了,最后想问问各位看官:你觉得国产新能源SUV还能卷到什么程度?
你身边有人开捷途L7 plus么?
评论区留个言,咱们掰扯掰扯,别光看热闹,进来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