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朋友老张一脸纠结地跟我唠嗑,说自己开了多年的进口车最近毛病频出,维修又贵又麻烦。可当考虑换车时,他却又在进口车和国产车之间摇摆不定。老张嘟囔着:“以前开进口车,走哪儿都觉得有面儿,现在国产车是越来越好了,可我心里还是对进口车有点放不下。” 其实,像老张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在当下的汽车市场,进口车的地位大不如前,大家都在琢磨,现在开进口车,是不是就只剩下面子了呢?
进口车市场份额下滑,数据说明问题
中国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超 27 万消费者购买进口车。看似不少,但跟以前比,进口车市场份额下滑明显。在 2014 年,我国进口汽车 142.3 万辆,达到历史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尤其是 2017 年至今,每年以 10% 左右的幅度下滑。2023 年进口销量不足 80 万辆,为 2011 年以来最低 。这背后,新能源车崛起是一大原因。2023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达到 773.6 万辆,同比增长 36.2%,市场渗透率达 35.7% 。新能源车势头正猛,不断挤压进口车的市场空间。
有人为面子,有人为品质与服务
不可否认,确实有部分人开进口车是为了面子。像在一些商务场合,开辆奔驰 S 级、宝马 7 系,会给人一种实力和品味的象征。不过,更多消费者有着自己的考量。比如周先生,买宾利添越,对他来说不只是买一辆车,更是一种专属生活质感的消费。驾驶时变速箱换挡的丝滑感、油门深浅间发动机细腻的声浪反馈,这些都是机械工艺与艺术审美融合的细节,少一分精准都不行。而且,宾利会根据他的用车习惯,定制每年的保养方案,定期还有仅限车主的私人社交活动,这种从用车到圈层的专属感,是很多国产车目前难以实现的。
个性与情怀,同样是选择理由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进口车是为了独特的个性和情怀。90 后小张前段时间刚刚提了辆法拉利 296,他直言,自己选择这款车不是为了代步,而是看重它的跑车制造历史和手工工艺。每一台 V6 发动机都由专属技师手工调校,车身涂装也要经过多道工序,这种机械美感是国产车短期内无法复制的。而雷克萨斯的老车主孙建永,从 2000 年就开始关注这个品牌,彼时其还叫 “凌志”。受此影响,2006 年他买下人生第一台车时,毫不犹豫选了雷克萨斯。到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他已经换过四次车,却始终没离开雷克萨斯这个品牌。今年 8 月初,他卖掉旧车雷克萨斯 IS 300 炫动版后,转头入手了雷克萨斯 LX700。他说去蔚来、问界等国产车门店看过,但这么多年开下来,对雷克萨斯这个品牌的感情都刻在骨子里了,国产车智能配置再高,也终归是少了些时间沉淀的质感。
虽说现在进口车市场受冲击,但绝不是只剩下面子这一价值。那么,你身边开进口车的朋友,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进口车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下期,咱们聊聊进口车在面对国产车和新能源车的双重冲击下,未来该如何破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