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聚会的时候,有个老同学看着我开了快6年的电车还在用,忍不住打趣:“你家这电池质量是真抗造!没少省电池钱吧?”我当时只能一笑而过,这电池倒是没出事儿,满电还能跑个320公里,比官方标的400公里少不了多少。但这几年,花在车上的隐形开销,早就让钱包见了底,省电的钱全被车子耗光了。
2019年,我花了近16万买了这辆电车,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挺聪明,想着省了油钱,长远看更划算。结果这6年踩的坑,攒下的用车经验才让我明白一点:省钱是真能省,但不是一劳永逸,电车的花销都藏在细节里,有的甚至压根儿避不开。下面我就给想买电车的朋友聊聊这事儿,别听销售光吹便宜,得看实际情况。
电车充电确实省,但没充电桩就等着花钱吧
刚提车那会儿,销售给我算了一笔账,说家里充电一度电5毛钱,跑百公里15度电,一公里7分5,不比油车强多了?听得我心动谁不想省点钱?结果实际开起来,才发现一个大漏洞:他忘了告诉我前提条件——你得有专门的充电桩。
我侥幸地以为,小区门口有共享充电桩就够了,结果才发现,外面充电不仅贵还不方便。共享桩的电费一度就1.8元,外加服务费,每次充个满电得掏60多块,跑300公里下来跟油车差不多。关键是冬天,气温一低很难充满电,我有一次大晚上零下几度排队等了40分钟,手冻得都快动不了了。
后来实在没办法,租了个车位装私人充电桩,总共花了4万多。这一算,光是这笔钱,怎么着也得跑上好几年才能回本。能装桩的,才有资格喊便宜,不然跑着电车,成本没少花心还累。
电车保养没你以为的便宜,后期坑挺多
你以为电车没发动机,平时用不着换机油、机滤,保养花不了啥钱?那是刚开始!第一年做了两个保养,确实不过300块,也就是看看电路、换个滤芯。不知道的人这会儿可能欢天喜地,还庆幸自己选对了。
可真开起来,毛病自己往外蹦。第4年开始,轮胎磨损严重,换了4条静音胎,2000一组,比油车贵好几百。第5年,4S店告诉我电池冷却液得换了,不换影响电池寿命,又花了近千块。后来系统又老化卡顿,好家伙,店里报1700升级芯片,我跑汽修店自己升了,花了800。
跟买时的承诺完全不一样,电车的保养是“前轻后重”,用得越久越贵。轮胎、电池冷却液,还有那些电子件,一个个都要钱,别想着会省心。
电车保险花费更“猛”,尤其是电池这块
提车第一年买保险,花了6100块,销售说电池保额较高,保费比油车贵是正常的。我心想,没事,保险不就是多年无事故能降价么?结果看着这几年保险反而年年涨价,第5年还比第一年多了200块钱。啥情况?保险公司告诉我,电车维修成本比油车高,尤其是电池,动不动就几万维修费,保费得跟着涨。
别以为电池保费是单独花的,它其实摊进了主险里。6年下来保险总共花了近3万,同样价格的油车才不到1.3万。就因为这电池,电车保险成了“隐形贵”。
更要命的是,轻微剐蹭也不简单。我那次车门稍微磕了一下,4S定损直接检查电池外壳,光检测就收了800块。你说这事儿,怕电池有隐伤是对的,但钱包是真扛不住啊。
电车掉价太快,几万块转眼就没了
去年想着换辆新车,把这辆旧电车卖了吧,二手车商一口咬死给我5.6万,当年16万的新车,直接贬值10万出头。按保值率算,还没过35%。而我一个同事同年买的油车,今年还能卖7万多,油车保值率跟电车差了10个百分点。
二手车商还告诉我,电车淘汰快就像手机,他随口一提:现在市面主流电车续航都600公里往上,我这款400公里的根本没人愿意买,再加上车型早停产,想卖个好价钱基本不可能。
这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电车短期换车就是吃亏,车子的保值率比不过油车,别盲目跟风买。
终身电池质保?看得明白合同再说
你们知道吗,我这车原本说好是“终身电池质保”,结果去年因为在外维修了次其他零件,4S店直接告诉我脱保了。合同翻了N遍才搞明白,所谓的“终身质保”,是绑定车主身份的,还要求每年跑不超过3万公里、保养只能在4S店做。这些条款稍微犯一条,就给取消质保,卡得死死的。
身边也有邻居电车电池衰减到75%了,想要走质保换电池,结果检测都搞了一个月才批下来。他抱怨说,要是质保这么复杂,当初买车就该多算算是否值当。
电车挑条件,不是万能车型
这6年电车也没让我掉链子,除了隐形花费外,确实代步方便,还有通勤低成本的优点。但也意识到,纯电车不是万能选项,它特别挑场景。像我这种一个月大多数时间市里用车、不怎么跑长途的,电车确实适合。
但朋友们,电车有它的适用条件,打个比方:固定车位+私人电桩+开4年以上,这种情况下选电车基本没啥对错;但要是长途多、总临时停车位、或者有3-5年换车习惯的,插混甚至油车可能更适合。就拿我表弟来说,他选插混之后,日常代步用电和我一样省,但是跑高速能用油,顺畅又方便。
买车是大事儿,容易一时冲动,但别总被种草而忽略了自己的实际情况。问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