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尤其是三十到四十万这个价位的SUV,简直是打得不可开交。
就在大家还在为选奔驰、宝马还是奥迪而纠结的时候,林肯突然在成都车展上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把自家很重要的中型SUV——航海家,价格给来了个大跳水。
新推出的入门款,叫启航版,你猜多少钱?
25.88万。
而配置最全的顶配总裁版,也才39.88万。
这个价格一出来,圈内圈外都炸了锅。
这一下,不光是BBA感觉到了压力,就连凯迪拉克、沃尔沃这些同属二线豪华阵营的对手,估计都得捏一把汗。
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林肯这是想通了,要放下身段跟大伙儿拼刺刀,还是说,这只是销量不好看之后的一次无奈之举?
这步棋,到底是妙招还是险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咱们先说说这个25.88万的入门价,到底有多大的冲击力。
以前,手握二十五六万的预算,想买个中型SUV,你可能最多看看丰田汉兰达、大众途昂的低配,或者是一些国产品牌的高端车型。
想摸到豪华品牌的门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林肯直接告诉你,这个钱,你不仅能买到豪华品牌,还能买到一台尺寸不小、看起来还挺气派的美式SUV。
这对于很多预算卡在这个区间的消费者来说,诱惑力可想而知。
这就好比你本来打算去吃一顿不错的家常菜,结果餐厅老板说,同样的价钱,今天可以给你上法式大餐。
当然,咱们现在的消费者都精明得很,一听这价格,第一反应肯定是:“这里面是不是有坑?这么便宜,不会就给了个车壳子和一个林肯标吧?”要是搁在几年前,这还真有可能。
但这次林肯似乎学聪明了,它没在看得见的地方省钱。
你去看那台最便宜的启航版,外观上,新设计的点阵式格栅、很显档次的隐藏式门把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一样都不少,开出去绝对不显得廉价。
坐进车里,那块几乎横贯整个中控台的巨大屏幕,科技感扑面而来。
更关键的是,很多我们日常开车特别需要、以前经常要在高配车上才有的实用配置,比如360度全景影像、电动后备厢,林肯都给你变成了标配。
这就体现出诚意了,它不是在用一个“空壳子”来忽悠你,而是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即便是入门版,该有的体面和便利,我都给你。
这种做法,直接就打动了那批最务实的买家,他们可能对品牌没那么执着,但对配置和性价比却格外看重。
说完了入门的“甜点”,咱们再来看看顶配的“大餐”——那台接近四十万的总裁版。
如果说入门版是为了拉拢客户,那顶配版就是为了撑起林肯“美式豪华”的招牌。
它给你的,是一种全方位的舒适体验。
就拿座椅来说,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一应俱全,这在中国这种冬天冷夏天热的地方,简直是提升幸福感的神器。
再配上可以调出一百多种颜色的氛围灯和出色的音响,晚上开车回家,车里就是一个能让你彻底放松的私人空间。
空间方面,新款航海家的轴距加长到了2米9,这个数据已经和以空间大著称的奥迪Q5L不相上下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带着家人朋友出门,后排乘客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翘起二郎腿,这对于非常看重后排乘坐感受的中国家庭来说,是个巨大的吸引力。
在驾驶层面,它也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动力更直接的燃油版,另一种是主打平顺和安静的混动版。
尤其是那个混动版,虽然你深踩油门时可能感觉不到那种强烈的推背感,但它在行驶中的那份安静,真的会让你印象深刻。
在高速上跑起来,车厢里的静谧程度,甚至比一些价格更贵的德系豪华车还要好。
然而,林肯这套“高低配”的组合拳虽然打得漂亮,但想真正从BBA手里抢走市场,面前还立着几座绕不开的大山。
第一座,也是最难翻越的一座,就是“品牌”。
在中国这个讲究“面子”的社会,车标的意义远不止一个标志那么简单。
开奔驰、宝马、奥迪,在很多人眼里,它代表的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地位和成功形象。
你开一台林肯,懂车的人可能会觉得你品位独特、不落俗套,但在更多不那么懂车的人看来,它的品牌光环和认知度,确实还跟BBA有差距。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所有二线豪华品牌共同的烦恼。
第二座山,就是这把“价格战”的双刃剑带来的风险。
当一个豪华品牌开始用低价吸引眼球时,就得小心品牌形象被稀释的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以后大街上跑的航海家,大部分都是二十多万的入门款,那花了差不多四十万买顶配总裁版的车主,心里会怎么想?
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的车不够“尊贵”了?
这种感觉,对于维护一个豪华品牌的价值至关重要。
最后一座山,是消费者心里对于后续成本和保值率的担忧。
大家买车,尤其是买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牌,总会担心:“现在买着是便宜,以后修起来会不会特别贵?那个看起来很高级的电动门把手,万一坏了,换一个要多少钱?”还有就是二手车的保值率,这也是一笔实实在在的经济账。
开个三五年,BBA的车可能还能卖个不错的价钱,林肯会不会亏得比较多?
针对这些顾虑,林肯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提供长达八年或十六万公里的整车质保,这个承诺确实能给不少人吃下一颗定心丸,算是用实打实的服务来弥补品牌力上的不足。
说到底,林肯这次的策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豪赌。
它赌的是,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了实实在在的配置、空间和舒适体验,而放弃一些虚无的品牌光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