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司机自白:放弃“人车合一”后,我终于成仙了

讲真,每次看到“人车合一”这四个字,我就想笑。这都什么年代了,朋友,我们讨论的应该是“人机分离”,是怎么在车里躺得更舒服,而不是怎么把方向盘搓出火星子。什么叫高手?在我看来,能把L2辅助驾驶用成L4的,那才是高手。把车开得稳,开得丝滑,这不叫“人车合一”,这叫一个现代社会合格驾驶员的基本素养,属于是考驾照的时候就该刻进DNA里的东西。

但现实呢?现实是马路就是个大型黑暗森林,每个人都在进行一场紧张又刺激的社会实验。你以为你是在开车,不,你是在修仙。你遇到的每一个对手,都可能是来渡你的劫的。所以,今天我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感觉”,我们就聊聊,在这场大型“吃鸡”游戏里,怎么才能让你活得久一点的几个“骚操作”。这跟什么“合一”没关系,这纯粹是生存法则。

第一条,上车前绕车一圈。这个动作,听起来就充满了上古时代的仪式感。像不像武林高手对决前,要先抱拳,自报家门,互相打量一番?“在下广汽传祺,阁下是?”“五菱宏光,请指教。”

中年司机自白:放弃“人车合一”后,我终于成仙了-有驾

你以为这动作是为了看轮胎有没有气,车底有没有猫?是,但不全是。在今天这个摄像头比你家插座还多的时代,这个动作的核心意义,是一种“宣告主权”的行为艺术。你绕车一圈,就是在用肢体语言告诉周围所有潜在的“演员”——比如那个准备在你车头前表演“非故意摔倒”的大爷,或者那个把共享单车停在你车位里的显眼包——“我,车主,醒了,并且精神状态稳定,随时准备对线,你们都给我小心点。”

我有个朋友,开个破宝马,从来不绕车,结果有一天,四个轮胎的宝马标全被人抠走了。他跟我哭诉,我说你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开战前的气势”。你要是每天上车前,都围着你的车,像巡视领地的狮子一样走一圈,眼神里带着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你信不信,别说抠你车标了,耗子路过都得给你磕一个。这是一种气场,懂吗?一种“我不好惹”的气场。

中年司机自白:放弃“人车合一”后,我终于成仙了-有驾

第二条,学会预判。这词就更玄学了。什么叫预判?在汽车圈,真正的预判,跟你的视力没关系,跟你脑子里的剧本有关系。你不能用正常人的逻辑去思考马路。你必须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误入精神病院的正常人。

你看到前面绿灯在闪,你的预判不是“我能不能冲过去”,而是“会不会有个外卖小哥从我左边的视觉盲区里,以超越光速的姿态,完成一次量子穿越?”你看到前车刹车灯亮了,你的预判不是“前方有情况”,而是“这哥们是不是手机掉座位底下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我再说一遍,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就是把一台车扔到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门口,能完整开出来的,那才叫真正的智能。因为它面对的,是完全无视物理规则和交通法规的神秘力量。它们会从任何你意想不到的角度出现,以一种你无法理解的走位消失。它们的行为逻辑,就像一个压缩毛巾,不扔进水里,你永远不知道它会膨胀成什么德行。这特么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

写到这里,我必须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极端,但现实比我的比喻魔幻一万倍。所以,所谓的预判,就是放弃一切逻辑,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路况。你得把自己当成《道诡异仙》里的李火旺,坚信一切都是幻觉,你看到的红灯可能是绿的,你以为的直线可能是弯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活下来。

第三和第四条,什么油门刹车配合,什么多看后视镜。我把它俩合在一起说,因为这根本不是技术,这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老子今天不跟你们斗了,爱咋咋地吧”的佛系心态。

为什么很多人开车那么暴躁?一脚油门起飞,一脚刹车磕头?因为他急。他的人生就像一部按了16倍速播放的电影,他总觉得前面有金子捡。但凡在社会上被毒打过几年的中年人,开车都稳。因为我们真的拥有过,然后又失去了,所以悟了。我们知道,快那三秒钟,到公司也得打卡,回家也得带娃。人生已经够颠簸了,何必再让自己的车也跟着一起抽搐呢?

中年司机自白:放弃“人车合一”后,我终于成仙了-有驾

丝滑,就是一种权力。一种不被傻X挑衅的权力。你开得行云流水,不急不躁,那些想加塞的、想别你一下的,都找不到由头。他们会觉得你这个人深不可测,像个扫地僧。相反,你越是手忙脚乱,越是破绽百出,就越容易吸引火力。

至于看后视镜,那更是基本操作。开车不看后视镜,等于打游戏关了小地图,纯属给自己上强度。你不仅要知道前面那个傻X要干嘛,你还得知道后面和旁边的傻X在想什么。这是一场360度全景沉浸式的心理博弈。讲真,我每次看到外卖小哥在车流里反复横跳,都觉得牛顿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第五条,定期检查车况。这个就更有意思了。这条法则,对于不同的品牌,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充满了品牌玄学。

你开个国产车,或者日系德系平民车,那你最好把这条当圣旨。没事就看看机油尺,听听发动机有没有异响,你对它好,它才能拉着你继续在这魔幻的人间奔波。这叫人与工具的互相尊重。

但你要是开个奔驰,对不起,这条跟你没关系。你检查什么车况?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它就是金钟罩铁布衫,是一种信仰。会买奔驰的人,他买的就不是一辆车,他买的是一种“我的人生不该由我来检查机油”的信念。车坏在路上,那不是机械故障,那是神对信徒的考验。他需要做的不是打开发动机盖,而是掏出手机,优雅地打给4S店的专属管家。

同理,特斯拉车主也不会天天检查车况。他们坚信OTA能解决一切。车窗升不上去?等下一次OTA。刹车有异响?等下一次OTA。车机死机了?重启,然后等下一次OTA。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那是一种近乎宗教的虔诚。

所以你看,哪有什么“人车合一”的武功秘籍。说白了,不过就是在认清了“马路如虎口”这个残酷真相后,发展出的一套苟活于世的求生本能罢了。与其追求把车开得多快多好,不如想想怎么才能不出险,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心态,不被路上的牛鬼蛇神们给搞崩。

最终极的“人车合一”是什么?是不开车。你看透了这一切,然后把车停进地库,出门打了辆网约车。你坐在后排,看着司机师傅在车流里闪转腾挪,嘴里骂骂咧咧,你露出了慈祥的微笑。那一刻,你与这辆车,与这个世界,都达成了最完美的和解。

这,才叫真正的成仙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