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入主哪吒汽车:一场能力与现实的严峻考验
标题下方空一行
资本市场总是充满戏剧性。一家刚从破产重整中走出的企业,如今要接手负债累累的哪吒汽车。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组合,正在真实上演。
山子高科的前身银亿股份,在经历百亿亏损后完成重整。如今,它带着整合邦奇变速器、ARC安全气囊等汽车零部件的经验,试图盘活哪吒汽车这个曾经的“新势力黑马”。
这场救援行动的核心,在于三个关键能力的考验。
首先是资金整合能力。截至2025年6月,山子高科账面资金仅3.28亿元,而哪吒汽车负债高达265亿元。这笔账怎么算?传闻中的阿里入局或许是个答案——但传闻终究需要落地。
其次是技术融合能力。山子计划将混动技术注入哪吒,这确实切中了市场痛点。哪吒去年销量6.45万辆,同比腰斩,急需技术突破重获市场认可。
最后是团队执行力。从特斯拉挖来的制造专家朱人杰,能否在全新环境中复制其生产效率?这需要时间验证。
看看现状。哪吒桐乡工厂的产能闲置,数千名员工等待欠薪清偿。山子提出的“2027年20万辆”目标,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若细看山子的布局——获取造车资质、组建专业团队、整合供应链——每一步都走得很有章法。
这场救援的真正难点在于:如何在止血的同时实现转型。放弃亏损的高端纯电车型,转向混动与增程,这个方向很清晰。但转型需要时间,而债权人、员工、车主都在等待即时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说得实在:“知道造车烧钱,没想到这么烧钱。”山子高科上半年营收还在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这种情况下,它究竟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银?
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思考。在山子背后,是否真有更强力的支持者?那些迁往阿里园区的子公司,与天猫达成的合作,都在暗示着什么。
这场考验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六个月至关重要——首笔资金能否到位、员工欠薪能否解决、新产品研发能否启动,每一个节点都是试金石。
造车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本游戏。它需要技术积淀、管理智慧和市场洞察,更需要面对失败的勇气。无论结果如何,山子与哪吒的这次携手,都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留下重要一页。
这条路能走通吗?答案不在传闻中,而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务实脚步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