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这事儿,炸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什么真相?
真相就是,你以为你在买车,其实你在入教。你以为你在讨论技术路线,其实你在选择渡劫的方式。
这次高速堵车,与其说是交通瘫痪,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式的、关于现代工业信仰的田野调查。而调查结果,就写在那些趴窝电车车主的脸上,那表情复杂得,三体人看了都想放弃入侵地球,觉得这颗星球的生物,精神状态过于超前了。
旁边车道的电车哥们,一家人坐在马路牙子上打扑克,那画面充满了后现代的荒诞感。他不是没电了,他是进入了一种哲学状态,叫“电量低于30%恐惧症候群”。导航上那个服务区,距离20公里,堵车的队伍3公里,这20公里在他眼里,就是修仙小说里的“通天之路”,看得见,走不到,充满了大道磨难。
而我呢,我开着我那辆破油车,空调开到22度,音响里放着二手玫瑰,感觉自己就是个在诺亚方舟上看外面下暴雨的旧时代遗老。我甚至有闲心摇下车窗,冲着隔壁打扑克的哥们喊一嗓子:“哥们,要帮忙吗?我车上有充电宝。”
你看,这就是犬儒主义的快乐。
我们必须解构一个神话:电动车省钱。
是是是,平时在城里,你一个月电费一百块,我一个月油钱五百块,你天天在群里发截图,嘲笑我们这些油车用户是“大清遗老”,是移动的ATM机。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省下的那点钱,本质上是一种“体验折现”。你用高速堵车时全家蒸桑拿的权利,换来了平时通勤的低成本。
这是一笔交易,一场豪赌。赌的就是你这辈子都不会在节假日上高速。
坏了菜了,你赌输了。
第一层地狱,叫电量焦虑。这个焦虑不是简单的数字减少,它是一种精神攻击。电车只要通着电,它就在耗电,就像一个随时在呼吸的生命。你开空调?那是启动了“续航自爆模式”,电量往下掉的速度比你看女主播刷礼物都快。你在车里不敢动,像一个被封印的兵马俑,生怕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会加速自己的死亡。太阳在外面晒,你在里面蒸,主打一个内外双修,天人合一。
油车有这烦恼吗?没有。发动机怠速的声音,在那一刻,就是全世界最美妙的交响乐。我油箱里还有半箱油,足够我在原地堵到明年国庆。这是一种底气,一种来自内燃机时代的、野蛮的、不讲道理的、暴力的安全感。
第二层地狱,叫充电桩羞辱。
讲真,服务区的充电桩,就跟大学食堂里最火的窗口一样,永远在排队。而且你发现没有,排队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因为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典中典。你把车停在充电桩前,插上枪,就像给一个垂死的病人接上了呼吸机,然后你就可以去旁边小卖部买一根烤肠,静静地看半个小时小说。
这是什么?这就是把工业时代的效率,硬生生拉回了农业时代的节奏。把汽车这个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需要悉心照料的电子宠物。
而加油站呢?加油站是工业文明的奇迹,是暴力的美学。就算排队,5分钟,呲溜一下,加满了,又能跑七八百公里,从北京直接干到南京,中途甚至可以不用上厕所。这是什么?这是闪电战,这是钢铁洪流,这是属于男人的浪漫。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有点恶毒,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们再来聊聊那个更玄学的东西:续航。
现在车企都开窍了,不跟你聊技术了,开始跟你聊玄学。标称续航500公里,那是“理论工况”,什么是理论工况?就是在一个没有风、没有坡、路面绝对平坦、驾驶员体重不超过60公斤、且全程不开空调不开音乐的“真空实验室”里跑出来的。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个物理学实验报告。
实际开呢?打个七折算他有良心,开个空调再打八折,真实续航三百公里出头。三百公里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刚出北京,河北还没走完,就得开始规划下一站在哪里给你的“电动爹”找电子奶嘴了。
我那个去年刚提了电车的同事,今年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他被困在县城了。他出发前做了个Excel表格,把沿途所有充电桩都标出来了,比当年考研都认真。结果呢?他算到了一切,没算到堵车。堵车就像一个bug,让他精心设计的“续航模型”瞬间崩溃。他不是在开车回家,他是在玩一个叫“公路求生”的真人RPG游戏。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现代酷刑!
所以你看,现在车圈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了,它进入了一个掀桌子的阶段。当大家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然后直接把价格打到地板上。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比的不是谁更好,而是比谁更能豁得出去,谁更能发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在这种背景下,你跟我谈什么环保,我就想笑。在绝对的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面前,所有高大上的叙事都会被碾碎。你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功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在高速上趴窝的那一刻,就是个屁。
所以电车的终极解决方案是什么?不是800V,不是固态电池,是高速上能随时把你拖走的大板车,和一颗接受了自己就是韭菜的强大的心脏。
当然,我不是说电车一无是处。在城里开,有固定车位,充电方便,那确实香。加速快,安静,机你太美。但它的适用场景,被牢牢地锁死在了“通勤”这个次元里。一旦你想打破这个次元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就会用现实教你做人。
这次国庆大堵车,就像一次强制性的全民卸妆。把所有关于未来的美好幻想都洗掉了,露出了冰冷而骨感的现实。
在充电桩没有像加油站一样普及,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之前,油车,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交通工具。
下次换车,我可能还是会选油车。至少,我不想在堵车的时候,还得教我儿子怎么用扑克牌算二十四点。看着旁边电车车主那焦虑中带着一丝顿悟的表情,我觉得多花那点油钱,买的不是油,是自由,是尊严。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