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坦克500太火爆,下单系统崩溃,36万用户挤爆App

说起买车这事儿,这些年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以前咱们总觉得,得是那些挂着洋牌子的车才叫有面子,性能好。

可就在2021年11月19号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的事,主角是咱们地地道道的国产品牌——长城汽车旗下的坦克500。

长城坦克500太火爆,下单系统崩溃,36万用户挤爆App-有驾

这件事让不少人重新审视了咱们自己的汽车工业,也引发了一场挺有意思的大讨论。

那天晚上,广州车展上,长城正式公布了坦克500的预售价格,大概在三十多万这个区间。

这个价格一出来,网上可就热闹了。

要知道,这台车从一亮相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为啥呢?

关键就在于它的“心脏”——一台咱们国家自己研发的3.0T V6发动机。

在当时那个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当道的年代,能推出这么一款大排量的、技术含量不低的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提气的事儿。

很多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觉得国产车终于要在硬派越野这个高端领域,跟那些进口老牌掰掰手腕了。

价格公布后,官方的预订手机软件“坦克App”就正式开放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估计长城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夸张。

就在预售开启的一瞬间,成千上万早就摩拳擦掌的消费者,像潮水一样涌进了这个App。

结果就是,这个App几乎是秒崩。

很多人兴冲冲地点开支付页面,看到的却是一片空白,或者是一个不停在转圈加载的图标,最后屏幕上跳出来一行冷冰冰的提示:“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那种感觉,就跟春运抢火车票一样,明明票就在那里,你就是点不进去,心里那个急啊,真有人气得想把手机给摔了。

现场的媒体记者,还有无数守在屏幕前的车迷,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全是吐槽的截图,有人开玩笑说,这哪是买车啊,这简直是在对长城的服务器进行一次“网络攻击”。

后来官方公布的数据让人大吃一惊,说是预售刚开始20分钟,订单就突破了两万台。

长城坦克500太火爆,下单系统崩溃,36万用户挤爆App-有驾

这还只是成功下了单的,那些被卡在门外,反复刷新页面的潜在用户,据说有几十万之多。

这么巨大的瞬间流量,别说一个汽车App,就是很多专业的电商平台,碰上这种情况也得“抖三抖”。

系统崩了,车买不成,网上的讨论立马就炸开了锅,大家主要分成了两派。

一派人觉得,这肯定是长城故意搞的“饥饿营销”。

他们认为,长城不可能对坦克500的火爆程度一无所知,毕竟前期的宣传和市场反馈已经那么热烈了。

故意让系统“崩溃”,制造出一种“一车难求”的紧张气氛,能大大刺激那些还在犹豫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你看,这一下子不就上了新闻头条了吗?

全国人民都知道坦克500火到把系统都挤爆了,这广告效应,比花几千万去投广告都强。

这种说法听起来也挺有道理,毕竟在商业社会,这种“欲擒故纵”的营销手段并不少见,能最大限度地把产品的热度炒起来。

但是,另一派人的看法就完全相反。

他们觉得这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技术准备不足,是“技术翻车”。

理由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像长城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官方App就是一个企业的门面。

你连个下单系统都做不好,关键时刻掉链子,怎么让消费者相信你能造出质量可靠的汽车呢?

而且,这种系统崩溃会直接导致订单流失,很多用户可能试了几次不成功,耐心耗尽就放弃了,这对厂家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更有人翻出旧账,说之前某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因为App出问题,引发了很大的退款纠纷和信任危机。

所以他们认为,长城这次不是玩心计,就是单纯的技术团队没跟上,对形势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

长城坦克500太火爆,下单系统崩溃,36万用户挤爆App-有驾

那么,这件事到底该怎么看呢?

其实冷静下来分析,这很可能是一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事件。

说它“意料之外”,是因为长城可能确实低估了市场的热情。

他们或许准备了预案,但没想到消费者的热情会像火山喷发一样,瞬间就冲垮了他们准备的服务器防线。

这种热情,不仅仅是对一台车,更是对国产汽车工业突破的一种集体情感的释放。

说它“情理之中”,是因为坦克500这台车确实打动了很多人。

它不光有3.0T V6这块金字招牌,在外观设计、内饰豪华感、配置水平上都做得相当不错,再加上三十多万的定价,跟同级别的进口车比起来,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

更何况,长城还给出了像终身免费质保、免费基础保养这样诱人的政策。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值。

就像有在4S店工作的人说的那样,现在的年轻人买车越来越理性,他们更看重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和长期的使用成本,而不是轻易被销售顾问的几句话就说动了。

当一款产品精准地满足了这些需求时,市场的火爆反应就是必然的。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不如说是一次产品力引发的“幸福的烦恼”。

长城后续的处理也比较得体,他们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很快就公布了初步的订单数据,并且向公众致歉,承诺会尽快修复系统,保障后续用户的订购。

这一系列操作,实际上是把一场可能演变成公关危机的技术故障,巧妙地转化成了一次彰显产品受欢迎程度的绝佳宣传。

这件事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刻变化。

它告诉我们,那个单靠一个外国牌子就能让消费者掏钱的时代,已经慢慢过去了。

只要我们的自主品牌能踏踏实实搞研发,拿出有诚意、有技术、有竞争力的好产品,中国的消费者是愿意并且乐于用自己的钱来投票支持的。

坦克500的“一崩成名”,本质上不是营销的胜利,而是产品力和国货自信的胜利。

当然,这也给所有正在崛起的中国品牌提了个醒:在准备迎接市场热捧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家的数字基础建设搞扎实了。

毕竟,能造出好车是硬实力,能让消费者顺畅地买到车,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软实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