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规落地,绿牌电动车、蓝黄牌电摩和备案车主路况实录
早上送娃去学校那会儿,小区门口又堵成一锅粥。王师傅的老款绿牌小龟还是那么安静,他嘴里嘀咕着:“这新国标我看跟俺没啥关系,我这车还能骑。”其实大家都在聊,说9月起电动车有大变化,有人慌了神,怕自己那辆被查扣。可仔细琢磨,这事还真没轮到他们头上。
说白了,现在挂着绿色号牌的那些电动自行车——就像王师傅家的小龟王、小区阿姨买菜用的小蜜蜂——这些都是正经“非机动车”,路上见得最多。没有驾照要求,也不分年龄大小,谁家老人想骑就骑。这种绿牌车还有个好处:没报废年限,只要你舍得修,它能陪你跑好多年。我邻居去年换了块铅酸大电池,新标准下重量提升到63公斤,据他说续航比原来多跑二十公里上下,不用天天充。他顺嘴一提:“脚蹬子也省事儿了,新款都不用装那个玩意。”
不过隔壁小李开的是蓝色号牌的“飞鹰”,他每次都要带驾驶证出门。“我们这种算‘电摩’,归机动车管,”他边戴头盔边唠叨,“保险、年检全不能少。”群里有人吐槽过:E证不好考,F证更难约场地。但这些蓝黄两色号的车并不受9月的新国标限制,只要手续齐全,该怎么骑还怎么骑。有一次碰到交警查验,他拿出保险单和驾驶证,对方只扫了一眼就放行。
再说那批挂着白色或红色备案号的“非标”老车型,这类属于各地特殊管理范畴。今年海南、陕西已经收紧政策,但在我们这里,还有过渡期能正常跑。一位修理铺老板讲,今年以旧换新的补贴很给力,好多人趁机把老非标换掉。他还调侃道:“赶紧抓住机会,不然明年估计想合法上路都难。”
顺便插一句,有些冷门配置最近悄悄流行起来,比如金属外壳取代塑料壳,说是耐摔耐晒不少;铅酸续航提升后,一天来回三趟市区不是问题;但价格嘛……销售员偷偷告诉我,新标准出来后成本涨了一截,一台贵个几百块是常态。有群友试图改装加速器,被维修师傅劝退:“现在防篡改做得死板,你动手脚就是找麻烦。”
前阵子有个真实事故,在城南桥头,一个自称刚买的新国标车型因为金属外壳抗撞性强,人倒是摔伤轻点。维修店老板分析,那种结构确实比以前塑料皮安全不少,不过整备质量也重,所以搬运费涨价了……
下午闲聊时又听见有人问,以后是不是只有新国标才能卖?其实现有合规车辆照样能用,用坏才考虑换新。不少老人念旧,说自己的老款备案车习惯了低座高把手,就是怕以后政策收紧再无此设计。
最后一个段子吧:昨晚微信群里讨论谁家二手绿牌还能卖高价,有人感慨,“早几年屯货,现在翻倍赚!”可惜政策变幻莫测,下个月会不会又冒出什么花样,还真没人敢打包票。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