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谈奔驰续航宣传:一句“两千公里一充”为啥比“一千公里”更戳人?
最近汽车圈聊得热乎的一件事,是陈震提了句奔驰的续航——“行驶两千公里只需充一次电”。有人翻出他之前说过的“续航一千公里”广告语,发现俩话看着差不多,咋宣传效果差这么多?其实明眼人都明白,这就是营销里的门道。
咱先掰扯掰扯这两句话。表面看,“续航一千公里”和“两千公里一充”说的都是充电频率低、跑得远。但前者像报参数,后者直接给了个生活化的场景:你开这车出门,中途基本不用找充电桩。就像卖手机的说“电池5000毫安”和“重度使用一天不用充”,后者更让人有代入感。网友说陈震“掌握了某家营销精髓”,倒不是贬义,是说他把技术点翻译成了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现在有人可能觉得,营销不就是变着法儿吹吗?其实还真不是。你想啊,现在市面上新能源车那么多,比亚迪、特斯拉、新势力品牌扎堆,参数表都印得花里胡哨。消费者站在店里,看续航标600公里的有,标700公里的也有,到底选谁?这时候厂家就得想办法让自个儿的亮点“跳”出来。就像卖菜的吆喝“新鲜菠菜两斤十块”,比“本店菠菜新鲜”更实在;车企说“两千公里一充”,比“续航能力强”更抓耳朵。
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放现在真不太适用。前两年我采访过个小众家电品牌,产品做得贼扎实,压缩机是进口的,能耗比行业平均低30%,可就因为不会宣传,开了三家店全黄了。老板跟我叹气:“我们以为质量好自然有人来,结果人家根本不知道我们好在哪儿。”你看,连做实体的都懂这个理儿,车企要是不琢磨怎么把优势讲明白,难道等着消费者自己翻技术手册?
不过话说回来,营销归营销,产品得有真东西托底。陈震敢这么说,肯定是奔驰那车确实能做到差不多的续航。我查了下,现在部分高端电动车配了100kWh以上的电池,加上高效的电驱系统,高速工况下续航破千不难。要是冬天不开暖风、少开空调,两千公里充一次电也不是没可能。所以这宣传不算虚,是把极端情况下的表现提炼出来当卖点。
还有人纠结“两千公里”是不是夸大。其实汽车宣传里的续航,本来就有CLTC、NEDC、实际路况好几种标准。厂家标“两千公里”,大概率是指特定条件下的理想值,就跟手机说“视频播放12小时”一样,实际用起来肯定打折扣。但消费者就吃这一套——先被数字吸引,到店试驾再感受真实体验,这流程没毛病。
说白了,营销是门技术活。好的营销不是骗人,是把产品的优点用最直白的方式传递给需要的人。就像卖煎饼的大姐喊“加俩蛋多刷酱,管饱!”,比“本摊煎饼营养丰富”实在;车企说“两千公里一充”,比“具备长续航能力”更有记忆点。
现在再看陈震那番话,网友说他“懂流量”,不如说他懂消费者心理。厂家花了大价钱研发,要是连怎么让消费者知道都做不到,那才叫冤。咱们普通人选车,听着顺耳的宣传得信,但也得留个心眼——广告说的是理想情况,真金白银掏钱前,试驾、查真实车主反馈才是关键。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资料来源:陈震同学微博内容、奔驰中国官网车型续航参数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宣传策略白皮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