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

在咱们普通人的印象里,别克这个牌子意味着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路上常见到的君越,稳重大气;或者想到卖得特别好的GL8,是商务接待和家庭出行的首选。

总而言之,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舒适、可靠,甚至带点儿成熟稳重,跟那些追求速度与激情的跑车似乎沾不上边。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但如果我告诉您,就在将近四十年前,就是这个我们眼中的“好先生”别克,曾经造出了一台性能和科技都足以让当时的法拉利、保时捷感到紧张的超级跑车,您会不会觉得这是在开玩笑?

这事儿千真万确,这台车名叫“Wildcat”,中文意思是“野猫”,它不光名字野,实力更野,是美国汽车工业史上一个让人既惊叹又惋셔的“如果”。

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1985年。

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

当时的汽车设计大多还是方方正正的,充满了棱角。

而就在那一年,别克向世界展示了Wildcat概念车,它一亮相,就好像是科幻电影里的道具车直接开到了现实世界。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这台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扁”,整车高度只有1.09米,一个成年人站旁边,车顶大概也就到腰部位置。

它的车身线条极其流畅,充满了未来感,没有传统的车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像战斗机座舱盖一样的整体式顶棚,可以向上掀开,驾驶员和乘客需要跨进去,仪式感十足。

这种设计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对传统汽车的颠覆,它所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我不是来代步的,我是来飞行的。

当然,光有样子是远远不够的。

Wildcat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那身深藏不露的“硬功夫”。

别克为了打造这台车的“心脏”,特地找到了当时在F1赛场上呼风唤雨的英国迈凯伦公司合作。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双方联手开发了一台3.8升的双涡轮增压V6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被放置在了驾驶舱的后面,也就是专业术语里的“中置引擎”布局,这是当时顶级跑车的标准配置,因为它能让车辆的重心更居中,操控性更好。

这台发动机能输出360匹的马力和高达540牛·米的扭矩。

这个数据在今天看来依然相当不错,而在1985年,这绝对是顶级水平。

作为参考,当时法拉利的旗舰跑车Testarossa,用的是一台近5升的12缸发动机,马力也不过390匹。

别克用一台体积和气缸数都小得多的V6发动机,就达到了接近法拉利旗舰的水平,其技术含量可见一斑。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除了强大的动力,Wildcat还配备了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这在当时的高性能跑车里也是非常罕见的,能确保强大的动力被稳稳地传递到地面上,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为了让车身尽可能轻,Wildcat的车身外壳大量使用了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这在当时绝对是航空级别的尖端技术。

这一切努力的结果,就是这台全副武装的科技怪兽,整车重量控制在了1430公斤,性能表现极为出色。

如果说动力和底盘是它的筋骨,那它的车内设计就是它的大脑,同样超前得不像话。

坐进Wildcat的驾驶舱,你找不到任何一个传统的机械指针仪表。

取而代之的是两块在当时看来如同天外来物的CRT显示屏。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方向盘正前方的屏幕用来显示时速、发动机转速这些基本信息,而中控台上的另一块屏幕,别克称之为“图形控制中心”,可以显示车辆的各种详细数据,比如机油压力、涡轮增压值等等,甚至还能显示车辆的G值,也就是过弯时的侧向加速度。

它的方向盘也不是我们常见的圆形,而是一个类似飞机操纵杆的Yoke造型,上面集成了换挡按钮。

这一切都不是模型摆设,而是一套完整并且可以实际操作的系统。

这套内饰放在今天,依然会被认为是相当前卫的设计,更何况是在近四十年前。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一向以舒适豪华为卖点的别克,为什么要倾尽全力去造这么一台不计成本的“怪物”呢?

这其实是别克当时一场蓄谋已久的“品牌升级”行动。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在80年代,别克凭借一款名为Grand National GNX的黑色高性能轿车,在美国直线加速赛场上打响了名号,证明了自家的涡轮增压V6发动机拥有巨大的潜力。

Wildcat的诞生,就是别克希望将这种潜力推向极致,向全世界宣告:别克不仅能造出最舒适的轿车,同样也能造出技术最顶尖的超级跑车,以此来刷新人们对别克品牌的固有印象。

更重要的是,别克当时对Wildcat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们甚至已经制定了小规模量产的计划,预计售价大约在5万美元。

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折算,这个价格相当于今天的13万美元以上,它的目标对手非常明确,就是保时捷911和法拉利这些来自欧洲的传统跑车豪门,而不是去和同属通用集团的雪佛兰科尔维特抢市场。

然而,也正是这个宏伟的目标,最终亲手断送了Wildcat的未来。

在通用汽车这个庞大的集团内部,有着非常严格的品牌定位和等级划分。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雪佛兰科尔维特一直以来都是通用集团唯一的、官方指定的性能“门面担当”。

现在,别克这个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之友”的品牌,突然捣鼓出了一台技术更先进、布局更专业、定位可能还更高端的中置引擎超跑,这在集团高层看来,是一种严重的“越级”行为,会打乱整个集团的品牌战略布局。

他们担心,如果Wildcat真的量产,会和科尔维特形成内部竞争,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市场混乱。

于是,尽管Wildcat在各大车展上收获了无数的赞誉,尽管它在技术上完全具备量产的可行性,一道来自高层的命令还是无情地终止了这个项目。

就这样,一台本有机会改变别克品牌形象、甚至可能成为美国汽车工业史上又一个传奇的车型,还没来得及真正驰骋在公路上,就被永久地封存进了通用汽车的历史博物馆里。

别克那颗躁动不安的“野猫”之心,也被迫重新收敛起来,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舒适区,继续生产那些市场欢迎但缺乏惊喜的家用车。

80年代最被低估概念车,别克Wildcat,中置怪兽挑战法拉利-有驾

如今我们再回头看这段历史,不免让人感慨。

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在发展的道路上往往会面临很多选择。

有时候,一个过于保守和僵化的内部决策,就可能扼杀掉一个伟大的创新。

反观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

各大品牌之间竞争激烈,甚至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子品牌之间也在相互“内卷”,不断推出技术更先进、设计更大胆的新产品。

正是这种充分的竞争,催生了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市场的繁荣。

如果Wildcat诞生在今天的环境中,它的命运或许会截然不同。

而现实是,别克如今在中国市场凭借着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过得相当不错,但这背后,是它在几十年前放弃了一个让自己变得更伟大、更激动人心的机会。

那台尘封在博物馆里的Wildcat,就像一个无声的见证者,诉说着一段关于梦想、才华与遗憾的过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