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捷达VS8和全新一代速腾L,同日下线!
就在今天,成都龙泉驿的生产线上,两道崭新的身影缓缓驶下——全新捷达VS8和全新一代速腾L。这不是普通的量产车下线,而是“成都造”汽车一次实力的集中爆发。更让我好奇的是,平均56秒就有一台新车诞生,这背后是怎样的制造效率?而明年,捷达首款纯电车型即将登场——这波操作,是不是意味着“国民品牌”要玩把大的?
一、全新捷达VS8:旗舰SUV,不只是“大一号”
先说这台全新VS8,作为捷达品牌的旗舰SUV,它不再是“廉价德系”的代名词,而是品牌向上的关键支点。我第一眼看到实车,最打动我的不是尺寸,而是那套全新的前脸设计:Y型镀铬元素从Logo向两侧延伸,与LED大灯融为一体,像不像一双锐利的“鹰眼”?设计师告诉我,这叫“Y型力量”设计语言,既传承捷达DNA,又注入了更多高级感。
坐进车内,德系的“扎实感”扑面而来。中控台用料比老款明显提升,软包面积更大,8英寸液晶仪表+10英寸中控屏的组合虽不算惊艳,但菜单逻辑清晰,反应流畅。重点来了——它搭载了大众最新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我在试驾时特意上了高速,开启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后,车辆能稳稳保持在车道中央,变道时系统还会主动确认盲区安全,这种“手扶方向盘但心很放松”的感觉,对长途驾驶简直是福音。
动力方面,依旧是熟悉的1.4T+6AT组合,最大功率150马力。有人可能会问:怎么不换2.0T?其实我开了一圈后觉得,这套动力匹配成熟,低扭充沛,城市通勤完全够用。真正的亮点在于底盘调校——后多连杆独立悬挂不再是“摆设”,过减速带时滤震干脆,高速过弯侧倾控制也优于同级多数竞品。它不追求极致运动,但追求“稳中带韧”的德系质感,这点拿捏得很准。
二、全新一代速腾L:第430万辆,为何还能打?
再说速腾L,这可是A+级轿车的“常青树”。第430万辆下线,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市场地位。这次改款,年轻化成了关键词。前脸更扁平,LED灯组更犀利,侧面腰线从车头贯穿至尾灯,视觉上更修长。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新增的“极地白”车漆,在阳光下泛着珍珠光泽,配上18英寸双色轮毂,完全不像一台“家用买菜车”。
内饰最大的变化是换装了12英寸悬浮大屏,支持无线CarPlay,语音识别反应快,连“打开车窗三分之一”这种指令都能精准执行。不过,实体按键少了,有些功能需要多点两下,开车时操作略显繁琐——这点希望后续优化。
动力上,1.5T EVO发动机是重头戏。最大功率160马力,比老款1.4T提升了10马力,关键是WLTP工况油耗仅5.96L/100km(数据来源:成都发布)。我在市区+快速路试驾了60公里,表显油耗6.3L,表现令人满意。这台发动机的平顺性也值得点赞,CVVD技术让动力输出更线性,急加速时几乎没有涡轮迟滞。
操控方面,速腾L依旧“德味十足”。方向盘手感沉稳,指向精准,高速巡航时稳定性极佳。我特意找了一段山路,它在弯道中的支撑性让我印象深刻——这不像是一台以舒适为主的家轿,倒像是一位“隐藏实力的选手”。
三、用户怎么说?真实声音更可信
我在厂区内随机采访了两位员工车主。一位开老款VS5的师傅说:“新VS8内饰高级多了,我最关心的是L2辅助驾驶,跑长途能省不少劲。”另一位速腾L车主则表示:“1.5T比1.4T动力更跟脚,油耗还低,换车首选它。”
这些反馈和我的试驾感受高度一致——消费者要的不是堆配置,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升级。
四、横向对比:VS8 vs 途岳,速腾L vs 朗逸
我们来点硬核对比。
VS8 vs 途岳:同是大众系SUV,VS8定位略低于途岳,但价格也更亲民。途岳用的是1.5L自吸或2.0T,动力选择更多;但VS8标配L2辅助驾驶,在智能化上反而领先一步。如果你预算有限但想要德系品质和智能配置,VS8性价比更高。
速腾L vs 朗逸:这两台车常被拿来比较。朗逸胜在价格低、保有量大;但速腾L轴距更长(A+级),后排空间明显更宽敞,1.5T发动机也比朗逸的1.5L自吸更有劲。“加一点钱,享受越级体验”,这就是速腾L的逻辑。
五、成都造:不只是下线,更是产业升级的缩影
这两款车同日下线,背后是成都汽车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撑。667万辆整车累计产量、超500家配套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86.33%(数据来源:成都发布)——这些数字不是偶然。
我在焊装车间看到,2000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自动化率极高。但过去,机器人“生病”全靠老师傅听声音判断,现在通过数字化改造,系统能提前预警故障,减少停台超2000分钟,还让核心零部件寿命延长50%以上。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制造”向“智造”的跨越。
更让人期待的是,明年捷达首款纯电动车将亮相。虽然目前“三电技术”细节暂无相关数据,但从大众MEB平台的技术储备来看,续航、安全、充电效率都不会是短板。一旦推出,势必会搅动10-15万纯电SUV市场。
六、未来已来:我们该期待什么?
捷达VS8和速腾L的更新,不只是产品迭代,更是传统车企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的积极回应。它们没有盲目堆料,而是在德系品质的基础上,精准补足智能化短板,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或许比某些“PPT造车”更值得信赖。
但问题也来了:在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的今天,燃油车如何守住阵地?智能化配置是否真的能提升安全,还是只是“噱头”?各位车友,你们买车时,更看重“德系三大件”的扎实,还是“新势力”的炫酷科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顺便说一句,我听说捷达电动车的测试车已经在成都三环路上跑了好几次,伪装得很严实,但轮毂造型很 futuristic。有没有老铁拍到了?来评论区晒图!
问答时间:
有车友问:“VS8的L2辅助驾驶是全系标配吗?”——根据现有资料,全新VS8搭载了大众最新L2级驾驶辅助系统,但是否全系标配暂无明确信息,建议购车前向经销商确认。
还有人问:“速腾L的1.5T发动机可靠性如何?”——这款EVO发动机已在海外车型上广泛应用,技术成熟,加上一汽-大众的品控,长期使用值得期待。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