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膜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PVC 材质主导的市场陷入量增利减困局,TPU 改色膜因功能丰富、利润可观被视作新机遇。但如何推动其迭代与增量,成为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九州国际及车后快豹汇聚汽车膜市场的行业大咖,举办了以 “迭代与增量” 为主题的沙龙,并专访行业各方。本期将聚焦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贴膜店 —— 外星人汽车贴膜,听其创始人 “大福” 分享门店经营的独到见解,剖析行业当下的痛点与机遇。
本期嘉宾——大福
外星人汽车贴膜,是汽车膜行业中颇具名气的网红店,其自媒体账号粉丝量已突破百万。凭借专业的贴膜技术、诚信的经营理念以及独特的门店风格,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众多车主贴膜的首选门店之一。
外星人汽车贴膜 大福
市场没有什么卷不卷的 低价都不是事儿
谈及汽车膜市场是否“内卷”,大福直言:“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卷不卷的,从 2017 年开始就有这问题了。”
他回忆,2017 年天津出现的 TPH 膜定价 3800 元,直接冲击了当时售价一万多的进口 XPEL 膜和 3M 膜,“那时候还有 7888 元送 4000 元洗车卡的活动”,但这批 TPH 膜因发黄严重很快被市场淘汰。2019 年,大量国产汽车膜品牌爆发式出现,价格低廉却伴随水解、黄变等问题。疫情后,大量夫妻店、快修店转型贴膜,低价竞争再次加剧。
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变化,大福表示已经习惯这种现象,“我们觉得低价没有什么事儿。你说市场又开始内卷了,但我们经历了好几次这些产品,我们都习惯了。”
低价≠低品质 最难做的是中间不低不高的那一段
大福认为低价引流本身没问题,尤其对于夫妻店、小店而言,“人家有孩子要交学费的,还有父母生病的,得让他们先活着”。疫情后有更多人涌入了行业,“他们都有生存的需求”。
大福强调,“低价跟低品质不是一回事。低价可能是膜的成本拿得低,但不一定是师傅贴得不好。后期膜出问题,那是膜本身的问题,这与施工的门店态度无关,先活着最重要。”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少做低价的门店最终倒闭,大福的门店能历经 2017 年、2019 年至今的市场变化仍有一席之地,核心在于坚持质量不出问题。
谈及长期生存的关键,大福指出市场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低价走量,北方叫‘拖大批’,客户多、利润低,但手工质量得保持;另一个是价格高、成本高的模式。” 而 “最难做的是中间那一段,不低不高的”。
想做TPU 改色多挣钱 却怕质量不过关
“我是希望TPU能取代PVC的,多挣点钱。现在车主的需求有很多,只是我们不敢卖。”当谈到TPU改色市场存在着大量需求时,大福又显得有点无奈,“这帮人拍广告是说得挺好的,客户看着也觉得挺好的,到我们这儿我们知道不好,你跟客户能咋说,我就会直接说质量差点事儿,你特别舍得花钱,那你就贴,对吧?”
大福表示现在的TPU改色产品的质量很容易出问题,“TPU 改色比 PVC 贵,差不多卖到小一万,但三年后容易出现涂层问题,到时候只能给客户换,一换就不挣钱了。”在施工上也有劣势,“PVC 的拉伸和稳定程度比 TPU 好,延展性也好,比如奔驰 C 的灯脚,改色膜能贴上去,TPU 就贴不上,得补。浅颜色 TPU 补膜,客户很难接受”。
在车膜产品选择上,大福看重质量,“车衣我用的是 XPEL,改色用的是漫彩、AX,LB用得少。改色我特别想用 3M,但 3M 不争气,六年才憋出八个新颜色,负责人还自豪地让我拍视频宣传,如果3M出了很多颜色,我不会用国产的,国产改色膜的有问题,后期补膜颜色对不上。”
他希望工厂和品牌能做到“产品质量稳定”:“如果施工很难的话,我们可以克服,我们可以想办法,你只要产品质量稳定就行,这是最简单的。不然任何品牌都支撑不了门店”。
“流量越好,死得越快” 个人 IP不续命
在门店经营上,大福更着重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原来的logo是大幅,我们又花了一年的时间把logo给换了。我不希望个人IP特别重。只有店本身做好了,它才能长久,这不是靠你个人IP。”
“门店做得好,你做什么都行。”在行业内,XPEL 前十名的店有七家不做自媒体却做得很好,大福认为核心是门店自己的能力,“我觉得第一是因为年头长,第二人家贴得确实好,施工确实好,反正我挺服气的。比如说,我开一个库里南过来,就问你这个腰线怎么贴?因为这腰线是画上的,一撕膜它就掉,大多数门店可能给不了好的解释。但你像易车威贴北京劳斯莱斯都让人贴绝了。人家可能在金线上给你镀一层金,你再撕膜就掉不了了。其实就这么简单一个方法,但是镀金要镀多厚呢?你掌握得了,你又掌握不了,但是人家能掌握。你花4万块钱贴的车衣,他能保你金线掉不了,但一般门店他就不敢保,对吧?所以这活他也就不敢接,就这意思。”
他对行业内追捧个人 IP 的现象持保留态度:“个人 IP 可以,但得有产品力支撑。你店做得垃圾,个人 IP 做得再好,流量越大,来的人越多,骂你的人就越多 —— 流量越好,死得越快。”
开店需因地制宜 三分之二的门店面临倒闭
大福透露,目前他门店的彩绘业务量逐年增长,“21 年至今每月能有十多台,能卖一万多,这个能挣钱”,但他也指出,彩绘的难点在于施工中的“一条线贴直”,而非图案复杂。
而对于贴膜店整体的行情,大福却表示并不乐观,“明年更难。今年干不下去的赶紧关。估计27年或者往后再说,可能会好。现在实际上是不需要这么多店的,北上广深可能店会多一点,但是你去二三线城市,包括天津,现在的店倒闭三分之二是正常的。”
当被问到对现在想入行做膜的人有什么建议,大福更是直言,“我都不建议现在开店,因为市场已经饱和、过剩了”。
他以咖啡店举例:“我知道在广州和上海,包括深圳大家都比较喜欢喝咖啡这个事情。这事情我觉得没错,工作压力大,节奏特别快,所以咖啡店比较多。但它并不意味着在郑州它就有这么多人喝咖啡,有的人在郑州开了好多咖啡店是因为他看见上海开了好多咖啡店,觉得它非常火。那你还不如开胡辣汤店。”
结语
通过与大福的深入交流,我们不仅看到了汽车膜市场转型期的行业痛点,也感受到了一位资深从业者对品质的坚守、对市场规律的洞察。
无论是对低价竞争的理性看待,对 TPU 改色膜质量的期待,还是对门店经营核心的深刻理解,都展现了市场浪潮中从业者的思考与实践。
汽车膜行业的 “迭代与增量” 之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正如大福所强调的,产品质量与门店能力才是立足之本。唯有立足自身、坚守本质、顺应需求,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我们期待汽车膜行业在各方探索中迎来更健康的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