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治理发力 消费活力攀升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车市治理发力 消费活力攀升-有驾

■本报记者 吴博峰

  10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销量数据显示,9月,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9%,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超过300万辆。同时,汽车产销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业内普遍认为,国内车市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消费活力显著释放

  9月,随着汽车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旺季,各地新一轮汽车补贴政策密集发布,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的购车热情。

  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全国范围内已有20多个地区推出最新消费补贴政策,包括北京、南京、郑州、邯郸等,对汽车消费的刺激效果显著,消费者参与积极度高。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830万份。

  10月14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今年以来,汽车市场呈现出的繁荣景象背后,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发挥了关键的赋能作用。预计到今年年底政策期满,补贴申请的汽车以旧换新总量将突破1200万辆大关,直接带动的新车销售额接近1.7万亿元。

  受上述积极因素影响,新车市场销量同样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1—9月,我国汽车累计销量达2436.3万辆,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8月扩大0.3%,显示出汽车消费生态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具体来看,9月,我国乘用车共销售285.9万辆,同比增长13.2%。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环比、同比均不同程度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00.7万辆,同比增长17.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2%,销量占有率比2024年同期提升2.5%。其中,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5.3%、73.5%和66.2%。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德系品牌和法系品牌销量不同程度地下降,美系、日系、韩系等品牌销量有所增长。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近期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暂停的地区开始恢复,行业综合治理“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方车展火热进行,企业新品密集上市,汽车市场整体延续良好态势,产销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

新能源车亮点频出

  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车销量完成160.4万辆,同比增长24.6%,市场占有率达49.7%。在新能源车主要品种中,与去年同期相比,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6.4%和6.7%,纯电动车型依然受消费市场追捧。

  中汽协统计发现,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车销量累计完成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6.1%。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紧凑型和中型车,累计销量分别为300万辆和28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2%和8.1%;小型车和微型车受政策拉动影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在价格层面,今年1—9月,新能源乘用车中,30万—40万元价格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同比增长。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累计销量468.4万辆,同比增长31.8%。这一增长态势不仅体现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强劲需求,也反映了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面的积极成果。

  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多家车企陆续发布在电驱动力系统技术革新、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三电系统”稳定性等关系消费者用车安全、体验感受核心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不断提升消费者的用车感受。

  在新能源车市场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免征购置税优惠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由于新能源车市场地位日渐提升,业内应尽早公布以旧换新补贴整体方案,明确补贴年限、每年补贴金额、补贴方式及退出机制,为消费市场提供明确信号。同时,购置税优惠政策应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退出时间节点错开,防止两个重要政策同时退出市场导致消费需求大幅下滑。

市场治理持续发力

  为营造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近期相关部门针对车企市场营销宣传、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等出台了系列政策。

  9月10日,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例如,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等。

  近两年,国内车市迎来激烈的新车价格战,各大车企不断降价以提升品牌旗下车型市场竞争力。然而,持续下降的新车价格令消费市场感到担忧:是否会以牺牲产品品质为代价?

  针对这一市场现状,9月25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介绍,为遏制部分行业非理性竞争态势,防范可能出现的低价低质风险,首次开展光伏组件、新能源车整车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为有力支撑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了4项自动驾驶领域地方标准,涉及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地测试、“车路云”一体化路侧基础设施两大核心领域。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封闭试验场地测试技术规范第1部分:乘用车》,针对乘用车的标准瞄准L4级自动驾驶,不仅涵盖限速标志识别、弯道通行等传统测试项目,更结合北京产业特色,加入无人化试验、车云通信测试等前沿内容,通过严格的封闭测试验证,将提升乘用车自动驾驶与无人配送车的安全性,为市民未来出行与末端服务提供更可靠保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