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凌晨,沪蓉高速南京段,小赵驾驶一台两驱SUV以110km/h巡航。一声闷响后,车身猛地往右一沉,右后轮胎壁撕开巴掌大的口子。小赵的第一反应是急踩刹车,车子瞬间跑偏,差点撞上中央护栏。惊魂未定,她把车挪到应急车道,才发现没有备胎——厂家只给了一瓶补胎液和一台小气泵。那一刻,备胎成了她最想念的人。今天,我们就借小赵的经历,把“爆胎后到底能不能继续开、怎么开、不开又能怎么办”一次性讲透。
一、先给结论:能不能开,取决于三个“硬指标”
破损程度:胎壁裂口>3cm或胎面割裂见帘布层,直接判“死刑”。
行驶环境:市区30km/h低速可短距挪车;高速100km/h以上,继续行驶=自杀。
车辆配置:有备胎、缺气保用胎(防爆胎)、补胎液/气泵,决定你手里的“续命选项”。
一句话:胎面小钉子、低速短距可慢驶;胎壁爆裂、高速场景立刻靠边。
二、继续开的正确姿势:速度、方向、刹车全都要“反直觉”
速度:爆胎瞬间切忌急刹,先松油门让车自然减速,把车速降到40km/h以下。
方向:双手握紧方向盘,向爆胎反方向轻拉,抵消跑偏力矩。
刹车:降挡利用发动机制动,待车速足够低再轻点刹车,切忌一脚跺死。
小赵后来复盘:如果当时不踩刹车而是稳方向,车辆不会瞬间横移,自己也少冒一次生命危险。
三、备胎不是唯一答案:三种“备胎替代方案”实测
方案A:全尺寸备胎
优点:规格与原胎一致,可正常行驶;缺点:占空间、增加车重。
适用于:传统燃油车、硬派越野。
方案B:缺气保用胎(防爆胎)
胎壁加厚+支撑胶层,0胎压可继续以80km/h跑80km。
缺点:胎噪大、单价高,且仍需及时补胎。
实测:宝马3系防爆胎爆胎后以70km/h跑50km,胎壁温度65℃,安全冗余足够。
方案C:补胎液+便携式气泵
补胎液能封住≤6mm钉孔,气泵补气至2.2bar,可继续行驶100-150km。
缺点:胎壁裂口、侧面扎钉无效;补胎液腐蚀胎压传感器。
小赵的SUV正是此方案,20分钟完成补胎补气,80km/h下高速直奔市区修理厂。
四、不会换胎怎么办?12123一键救援比拖车快
打开交管12123 → 便民服务 → 一键救援 → 选择“换胎”
平均到场时间:城区15-30分钟,高速30-50分钟;
费用参考:城区换胎100-150元,高速200-300元(含出车费);
服务范围:带胎上门、现场动平衡、旧胎回收。
小赵那天如果知道这个功能,就不用站在应急车道打双闪干等20分钟。
五、爆胎后的“三不要”与“三必须”
三不要
不要猛踩刹车——车辆会瞬间失控;
不要原地继续行驶——轮圈会把胎壁碾成碎片;
不要在车道内换胎——二次事故概率极高。
三必须
必须开双闪+150米三角牌;
必须让车内人员撤离到护栏外;
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备胎更换或呼叫救援。
结尾彩蛋:给轮胎做一次“体检”,比事后哭有用
每月检查一次胎压、花纹深度和胎壁鼓包,把爆胎概率降到最低。
胎压建议值贴在驾驶侧B柱,冷胎测量最准;花纹深度低于1.6mm立即更换;胎壁鼓包无论大小直接退役。
评论区等你
你经历过爆胎吗?当时用的是备胎、防爆胎还是补胎液?留言聊聊你最惊险的一次,我们一起把爆胎变成段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