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新势力销量变局:零跑冲顶,小鹏纯电扳回一城,蔚来门店爆单
进入9月头几天,车友群里就炸开了锅。有人晒零跑交付单,有人感慨小鹏P7上市秒破万台,还有人说理想最近“有点虚”。其实大家都在盯着8月份这波新势力的销量榜,谁家风头正劲、谁家转型阵痛,都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先说零跑,这牌子以前总被邻居老张拿来跟理想比,说是“半价理想”,但今年3月开始,人家直接霸榜,一连6个月都是造车新势力第一。57066台——这个数字放到朋友圈里,不少做二手车的哥们都啧啧称奇。关键还不止卖得多,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涨了一倍多,还第一次净利润转正。这事儿去年根本没人敢信,那会儿亏损22亿呢。
为啥偏偏是零跑?有人调侃他们走的是最抠门路线:增程式车型便宜、研发投入也低,不像蔚来那样砸钱搞换电站,也不像小鹏拼命堆配置。据说全国自有充电桩数量都没个准数,销售嘴快点的直接怼:“用公共桩不香吗?”我表弟在杭州买了辆C11,说平时公司楼下就能充,用得最多还是国家电网和特斯拉公用桩。他倒觉得省心,就是偶尔APP定位慢半拍,还得重新刷新。
再瞅研发费用这块,有维修师傅私下聊过:“你看2024年蔚来投130亿,小鹏64亿多,极氪97亿出头……零跑才不到29个小目标。”意思很明白,人家学经验、借基建、定价低,就把市场撬开口子。这种打法吧,其实圈里不少老炮也服气,但有人担心后劲不足——不过话又说回来,“活下来”永远比啥都重要。不然早就成第二个哪吒或者威马咯。
再切回小鹏。今年8月交付37709辆,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些。我记得前两年还有段时间经销商抱怨库存压货,现在倒好,新P7上市才七分钟,大定破万台。有朋友去试驾,说高速ACC跟随比上一代顺滑许多,就是语音识别有时候反应慢一拍。不过他最喜欢S4超快充站,全国已经两千多个,他常去那边蹭咖啡顺带充电。“以后真要赚钱了吗?”这是他问我的。我查了下数据,他们毛利率确实起来了,公司副总裁放话四季度争取盈利17%-19%。如果真实现,那可是国内首个纯电动盈利的新势力,比亚迪插混、小米增程那些暂时靠边站喽。
至于蔚来,这牌子我一直关注,因为身边不少IT男同事买ES6和EC6。他们喜欢换电功能,每次聚餐必吹牛:“五分钟满血复活!”不过讲真,这路数烧钱太狠,到现在全国3539座换电站,看着唬人,可每年投入也是大窟窿。今年8月交付31305辆,是历史最高,其中乐道L90刚上市首月就破万台。李斌内部讲话传出来一句话挺打动人的,“2019年靠用户走出谷底,这次要靠自己本事。”据他说今年四季度争取单季盈利。如果能稳住三万辆以上水平,总算熬过十多年累计千亿亏损的大坑。有趣的是,他们从始至终坚持纯电路线,从没沾插混一点光,现在终于看到曙光啦!
对了,小米汽车八月份也悄悄突破三万辆,不过雷军发布会上的“大定20万”让很多老司机直挠头。我舅舅就是其中之一,他质疑产线到底准备好了没有。不过SU7优惠送皮座椅和辅助驾驶终身免费,用起来体验不错,我亲戚家的司机师傅反映智能泊车特别灵敏,就是后排空调出风口位置略尴尬,每次孩子坐后面脚容易踢到温控旋钮。
理想汽车最近日子不太好过,以前动辄五六万一个月,如今跌到28529辆。有分析师朋友私聊我,说主要还是模仿者太多,比如岚图、甚至智己、小鹏这些品牌纷纷推增程式,把蛋糕分薄。而且MEGA造型一度被吐槽像面包机,我在修理厂听见两个技工讨论,一个嫌它尾灯丑,一个夸内饰空间大,各执一词。今年公司整体向AI转型,也导致节奏乱套。不过别忘记,人家是第一个实现稳定盈利的新势力,而且豪华MPV市占率还挺高,只等i6上市看看能不能翻盘吧!
岚图其实蛮励志的,从FREE开始一路艰难爬坡,今年连续六个月交付过万,总算熬出了点名堂。据东风集团内部流出的消息,公司打算港股退市专注推动岚图A股上市。最新知音全系搭载华为ADS 4智驾系统和鸿蒙HarmonySpace 5智能座舱,有懂行的小伙伴试完直呼“语音指令贼溜”,可惜导航偶尔抽风,需要OTA升级才能解决。但总体从当初追赶理想到现在逐渐独立特色,也算是一条生存之路吧。
最后补一句,有几个冷门信息分享给大家:听维修圈朋友提起,新款极狐某高配隐藏式水杯架容易卡死,要注意保养;阿维塔近期推出蓝牙钥匙远程解锁功能,但部分安卓手机兼容性一般;还有智己LS6增程版主打66度大容量动力包,在北方冬天表现优于普通版本,但价格稍微贵一点儿。在北京南四环那片堵车地带,经常碰见这些新车型扎堆等红灯,好几个司机习惯挂N挡踩刹停,被老司机批评费能量,其实D挡+AUTOHOLD更省心省耗油(当然这是个人体会)。
晚上刷朋友圈,看见邻居晒他的乐道L90提车照,还特意发微信问我要不要一起去周末郊游体验自动辅助驾驶。他老婆吐槽停车场摄像头像素一般,高配版才清晰些,下雨天识别能力差点意思,不过孩子喜欢中控屏小游戏。这几年新能源变化这么快,不少旧观念一天一个样,只能边开边琢磨,再等等看接下来哪款还能折腾出花样……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