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加价3万才能提走的丰田汉兰达吗? 如今它的4S店里,销售们正对着空荡荡的展厅发愁。 英菲尼迪这个曾经的日系豪华品牌,2025年7月在中国只卖出120台车,还不够填满一个中型商场的停车场。
战略跑偏,死守氢能源,错过电动生死局
特斯拉在上海工厂狂造Model Y、比亚迪海豚月销破5万辆时,丰田章男还在坚持“氢能源才是未来”。 2023年,丰田氢能车Mirai全球总销量不到2万台,而比亚迪同年卖了302万辆新能源车。日系车押注的“终极环保方案”,成了拖垮自己的独木桥。
本田的纯电车型e:NS1被寄予厚望,月销量长期卡在三位数。 隔壁广汽埃安的AION Y,靠L2级智驾和可躺平的“大床模式”,单月轻松卖出3万台。
日系混动技术曾被封神,如今被中国插混按在地上摩擦。 比亚迪DM-i车型纯电能跑120公里,一箱油综合续航1200公里,价格还比本田CR-V混动便宜5万。 2024年,日系混动在华份额被中国品牌反超,最后一块“省油”招牌彻底砸了。
产品摆烂,车机像诺基亚,换代慢过蜗牛
中国车主早已习惯用语音控制空调、导航、点外卖,2025年的丰田新车还在用卡顿的触控屏,语音助手识别“打开天窗”都能跳转到收音机。 网友吐槽:“日系车机,智能得像个冷笑话。 ”
换代速度离谱,马自达CX-5的发动机十年没换过配方,日产轩逸到第14代还在用祖传1.6L自吸。 反观吉利银河L7,18个月就完成三次大升级,8155芯片、NOA高阶智驾全部标配。
丰田首款纯电SUV bZ4X因冬季续航打五折、快充速度慢被骂上热搜时,比亚迪海豹已经用上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全球雪崩,从中国塌方到东南亚沦陷
日系车在华份额从2020年的24%暴跌至2025年的不足5%。 轩逸经典款降价4万清库存,汉兰达终端优惠6万仍无人问津。 本田CR-V和比亚迪宋PLUS在15万价位正面厮杀,后者多出座椅通风、对外放电、城市NOA,消费者用脚投票,宋PLUS单月销量是CR-V的3倍。
泰国曾是日系车“后花园”,市占率超80%。 2024年比亚迪在泰国建厂后,ATTO 3(元PLUS)一年卖出4.2万辆,把丰田RAV4挤下神坛。 五菱Air ev在印尼杀疯了,2万美金的价格配上300公里续航,日系K-Car(微型车)毫无招架之力。
拜登政府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误伤了丰田,bZ4X的电池和电控系统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导致成本暴涨20%。 这款被美媒评为“2024年最失望电动车”的车型,在北美月销不足千台,而特斯拉Model Y同期卖了5.2万辆。
中国车主用手机远程启动比亚迪,打开座椅加热时,丰田车主还在拧钥匙点火。 五菱Air ev在雅加达街头穿梭送货时,本田飞度正在展厅积灰。 从“开不坏”到“跟不上”,日系车的黄金时代,终结在了2025年这个夏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