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张“问界M9加长版”的路试谍照可真是炸了锅,评论区都快吵翻天了。有人说这是问界要出“M9L”,也有人猜是“非凡大师”特别版,搞得好像华为和赛力斯偷偷憋了个大招。但说实话,你们可能都猜错了。
作为一个天天跟车打交道的老司机,我一看这照片就觉得不对劲——这哪是M9加长,这分明是冲着“全尺寸SUV”去的狠角色!别急着不信,咱们掰开揉碎了聊。
先说结论:这根本不是什么M9L,也不是“非凡大师”版,极大概率是智界即将亮相的R9。你没听错,就是那个计划11月登场的全尺寸SUV。别被它披着M9的“皮”就忽悠了,这可是典型的“借壳上市”操作。
咱们先看时间线。问界今年的节奏很清晰:M8上市,M7改款,7月到9月搞定一切。按理说,M9都还没消化完市场热度,哪有精力再去搞个“M9L”?厂商的资源就那么多,不可能一边改款M7,一边还给M9搞个加长版,这不是给自己添乱吗?所以“M9L”这说法,一听就有点站不住脚。
再看车型定位。智界R9,官方早就放出风声要搞一款“全尺寸SUV”,关键词是“全尺寸”。啥叫全尺寸?车长5.4米起步,轴距3.3米左右,那才叫真·大块头。而咱们现在看到的M9,车长5.2米,轴距3.1米,已经很壮实了,但离“全尺寸”还差一口气。而这次路试车,比M9足足长了20公分,轴距也对应增加,这不就是冲着“全尺寸”去的吗?数据不会骗人。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为啥大灯跟M9一模一样?这不就说明是M9系列吗?嘿,这恰恰是“障眼法”玩得妙!你想啊,厂家费劲巴拉地把车身全包上伪装,连轮毂都遮得严严实实,偏偏把最显眼的大灯露出来——这不摆明了想让你往M9上联想吗?要是真M9L,干嘛遮遮掩掩?直接官宣不就完了?所以,这更像是一种策略:用M9的灯光系统做测试,既能节省开发成本,又能迷惑对手,一箭双雕。
再聊聊产品逻辑。问界M9定位是旗舰SUV,主打科技豪华,已经把“智能”这块支棱起来了。而智界R9作为全尺寸SUV,它的目标可能更“野”一点——不仅要大,还要强,甚至要挑战传统豪华品牌的全尺寸SUV市场。你看BBA的X7、GLS、X5L这些车,哪个不是气场两米八,走路都摇头晃脑?智界R9要是想上桌第一个动筷,没点硬货可不行。
那它凭啥跟这些“老咕噜棒子”掰手腕?三电技术肯定是杀手锏。华为在电驱、电控上的积累,加上宁德时代的电池,续航和补能效率大概率会“真香”。再配上鸿蒙座舱4.0,那智能化体验,传统车企追都追不上。你想想,别人还在研究怎么语音唤醒,你这边已经能用“眼神”控制空调了,这差距,是不是直接“天塌了”?
再说说竞品。要是真对标宝马X7,那X7的驾驶质感和品牌底蕴确实顶呱呱,内饰用料也讲究,但价格嘛,动辄百万,买它的人可能不是嫌贵,而是嫌油老虎开起来心疼。而奔驰GLS呢,舒适性没得说,第二排跟头等舱似的,但智能化系统?那界面设计,简直让人上头——上头火,用起来还不如手机流畅。
再看国内,理想L9也算“家庭旗舰”,空间大、配置高,奶爸们爱得不行。但它本质上还是增程式,纯电续航有限,长途还好,城市用电多的话,偶尔也得加油,不够纯粹。而智界R9如果坚持纯电路线,那在使用成本和驾驶平顺性上,优势就出来了。
当然,挑战也不小。全尺寸SUV最怕啥?停车难、油耗高(电耗也高)、转弯笨。就算电车没有发动机,但车长5.4米,小区地库转个弯都得小心翼翼。所以,R9大概率会配后轮转向、空气悬挂,甚至L2级辅助驾驶拉满,自动泊车、高速NOA这些都得安排上,不然怎么对得起这身“智能”标签?
还有个关键点:品牌形象。问界靠M5、M7、M9一步步把口碑做起来了,但“智界”这个牌子,大家还稍显陌生。R9作为智界的旗舰SUV,第一炮必须打得响。它不能只是“大”,还得有辨识度,有故事感,最好还能成“出片利器”,让年轻人愿意拍照发朋友圈,这才是“车界网红”的正确打开方式。
所以你看,这张谍照背后,藏着的可能是一盘大棋。不是M9加长,而是智界要冲高端全尺寸市场了。它用M9的壳做测试,既省事又保密,等11月真车一亮相,估计又要让不少人“打脸”——原来我们都被“伪装”骗了。
至于大家关心的续航、空间、智能化细节,现在还都是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R9能把三电、智能座舱、驾驶辅助这三块都做到顶呱呱,那它绝对有资格跟BBA叫板。价格要是再给点惊喜,说不定真能成为新一代“国民神车”。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的全尺寸SUV,你会考虑入手吗?
要是它卖50万,你觉得值不值?
比起理想L9、宝马X7,你更看好谁?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