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行业,石油场站作为油气储运的核心枢纽,其安全防护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公共安全。传统场站安防体系多依赖物理围栏、人工巡检与视频监控的组合,但面对复杂地形、恶劣天气及夜间环境时,仍存在监控盲区与响应滞后等痛点。如何构建智能化、全天候的安防屏障,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常规石油场站安防的三大核心挑战
环境适应性不足
石油场站多位于偏远地区,面临沙尘、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传统红外对射或振动光缆易受干扰,导致误报率高。
人工巡检效率低
大型场站周界长达数公里,人工巡查间隔时间长,难以实时发现翻越围栏、破坏设备等入侵行为。
事后追溯难
普通摄像头虽能记录事件,但缺乏主动预警能力,往往在入侵发生后才能调取录像,错失拦截黄金时间。
针对上述痛点,飞天光电推出的周界雷达入侵探测器,通过毫米波雷达技术与智能算法融合,为石油场站打造“探测-追踪-报警-复核”一体化安防解决方案。
1.精准探测,无惧环境干扰
设备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可穿透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抗干扰能力强。通过划定虚拟电子围栏,对非法入侵行为实现零误报检测,即使小动物或飞鸟经过也不会触发警报,真正做到“有效目标不漏报,无关干扰不误报”。
2.智能联动,全程追踪取证
当雷达探测到入侵信号后,系统自动联动场站内高清摄像头,对目标进行实时追踪拍摄。通过AI算法分析目标轨迹与行为特征,快速复核是否为人员或车辆入侵,避免因误判导致的资源浪费。
3.声光震慑,快速响应处置
确认入侵事件后,设备立即触发高分贝声光报警,同时向安保中心推送报警信息,包括入侵位置、时间及现场画面。结合场站广播系统,可对入侵者进行语音警告,为人工干预争取时间。
4.灵活部署,适配复杂场景
设备支持壁挂或立杆安装,可根据场站地形自由调整探测角度与范围。单台雷达覆盖半径达50-200米,可替代传统多组对射设备,降低施工成本与维护难度。
某西部油田场站采用飞天光电周界雷达后,实现了以下提升:
误报率下降90%:雷达抗环境干扰能力显著优于红外设备,减少安保人员无效出勤;
响应时间缩短至10秒:从探测到报警全流程自动化,比人工巡检效率提升80%;
事件追溯效率提升:视频复核功能帮助快速定位责任人,为后续处置提供依据。
在能源安全需求日益严峻的今天,飞天光电周界雷达入侵探测器以高精度、高可靠、低误报的核心优势,为石油场站提供了更智能的安防选择。通过“雷达+视频”的深度融合,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警的转变,让安全防护更高效、更省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