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有些“相亲”还真能谈成轰轰烈烈的“真爱”。就在10

真没想到,有些“相亲”还真能谈成轰轰烈烈的“真爱”。

就在10月17日,当大多数人还在为了那点儿年底KPI焦头烂额的时候,东风猛士的两位当家人——总经理万良渝和副总经理赵安,已经带着团队悄咪咪地摸进了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

这地方现在可是圈内的“圣地”,多少车企排着队想进去取点经。

猛士这一趟,可不是简单的串门喝茶,那种空气里弥漫的“火药味”和“荷尔蒙”,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这也想赢、那也想赢的“双向奔赴”,在方盒子满街跑的今天,谁能把“硬汉”和“高智商”完美缝合,谁就是下一个阶段玩泥巴圈子里的带头大哥。

咱们先别急着给这次会晤唱赞歌,把时间轴往回扒拉一下。

你知道现在的越野圈有多卷吗?

放眼望去,街上十辆新车里得有一辆半是那种方方正正的“盒子车”。

数据不会撒谎,短短一年,这细分市场的渗透率跟坐了火箭似的从3.8%直接干到了12.5%,而且里面超过六成喝的都是“电”。

这说明啥?

说明大家伙儿既想要能去撒野的底气,又不想放弃城里开着的舒坦,最关键的是,兜里的油钱还得省着点花。

这时候,猛士M817横空出世,正好卡在了这个爆发点上。

看看这车自打8月上市后的成绩单,确实够猛。

预售一小时订单破9713台,那场面估计服务器都得冒烟;上市5个小时大定超3700台,到了9月和10月初,实打实的累计销量干到了1892台。

在豪华硬派越野这个本身就不算太大的盘子里,这数据硬是用拳头砸出了一片天。

真没想到,有些“相亲”还真能谈成轰轰烈烈的“真爱”。就在10-有驾

你说,有了这样的市场底气,猛士再去华为谈合作,那腰杆子是不是得挺得更直?

这就是现实,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谈判桌上的筹码,都得自己亲手去市场泥潭里拼杀出来。

所以你再看这次练秋湖之行,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哪里是单纯的寻求技术支持,分明是拿着优异的期中考试成绩单去找“学霸同桌”商量期末怎么霸榜。

我还记得今年2月他们刚签战略协议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其实是持保留态度的。

毕竟传统车企和科技巨头的合作,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磨合期的痛苦谁试谁知道。

但猛士这波操作有点反常识的快。

4月M817全球首秀,7月就拿出了“豪华智能越野技术解决方案”,9月更是直接拉升到东风“一把手”杨青和任正非老爷子的高层会晤。

这哪里是合作,简直就是开了倍速的“热恋期”。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这么着急?

我的分析是,危机感,以及对“终极形态”的共同认知。

现在的越野车市场,光靠“三把锁”和一身钢筋铁骨已经很难打动那些被智能手机惯坏了的新一代消费者了。

他们想要的是,哪怕我是一个越野小白,开着这车进沙漠,车机系统能像老司机一样告诉我:“嘿,兄弟,前面那个沙梁子得给油冲,别怂!”

这就引出了那个所谓“含华量最高”的概念。

猛士M817号称是首款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的华系越野车。

真没想到,有些“相亲”还真能谈成轰轰烈烈的“真爱”。就在10-有驾

这事儿其实挺值得玩味的。

以前我们总觉得越野就得纯机械,电子元件越少越可靠。

但现在华为直接把这个逻辑给颠覆了。

乾崑智驾上车,意味着猛士不仅能在城里自己开,到了野外,那些复杂的路况感知、扭矩分配,可能比你那双开了十几年车的老手还要精准。

这就是猛士聪明的地方:它没有丢掉自己军车基因里的那股子“狠劲儿”,什么全域通达、军标级可靠性,这是它的看家本领;但它又非常务实地引入了华为这个超级外脑,去补齐传统硬派越野在智能化上的短板。

这种“1+1>2”的打法,说实话,让我想起了那些穿着西装还能随时撕了衣服露出八块腹肌的特工,迷人又危险。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就是猛士现在的“操盘手”配置。

新任总经理万良渝,这是个典型的“实干派”,也是研发制造的“筑基者”,猛士那个超级智慧工厂和M817的品质交付就是他一手抓的,基本功扎实得不像话。

而搭档他的副总经理赵安,不仅有22年的营销老炮经验,居然还有华为的实战背景。

这人事架构绝了!

一个懂怎么造好车,一个懂怎么用华为的逻辑去卖车、去跟用户交朋友。

这种“技术+营销”的双核驱动,比单纯堆料要可怕得多。

这就像打仗,你不仅要有精良的装备(万良渝造的车),还得有懂兵法、能运筹帷幄的军师(赵安的营销脑)。

特别是在面对华为这样强势的合作伙伴时,有个“自己人”在对面体系里待过,沟通成本得低多少?

真没想到,有些“相亲”还真能谈成轰轰烈烈的“真爱”。就在10-有驾

这招高,实在是高。

回过头来看,这次猛士现身练秋湖,表面上是一次例行访问,实际上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智能越野这场仗,东风猛士是要动真格的了。

他们不想只做市场的参与者,而是想做那个定义规则的人。

未来的硬派越野会是什么样?

我觉得可能真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那样天天一身泥。

它可能平时就像一辆极其舒适智能的豪华大SUV,安静地穿梭在CBD;但当你心血来潮想去无人区撒点野的时候,它又能瞬间变身成一台精密的越野机器。

这种“可城可野可远方”的全场景能力,才是把路走宽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隐忧。

深度捆绑华为固然能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技术红利,但如何保持猛士品牌自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不完全沦为“华为概念车”的一个载体,是万良渝和赵安需要仔细拿捏的平衡艺术。

毕竟,买猛士的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份对“军车血统”的独特信仰的。

这场始于技术、成于市场的“双向奔赴”究竟能跑多远?

现在下定论还太早。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还在抱着老黄历造越野车的品牌,日子恐怕是越来越难过了。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你要么进化成自带大脑的“猛兽”,要么就等着被市场无情地边缘化。

真没想到,有些“相亲”还真能谈成轰轰烈烈的“真爱”。就在10-有驾

咱们这些吃瓜群众,就搬好小板凳,等着看这场智能越野大戏的高潮部分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