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停车场里,一辆理想ONE静静地停在角落,车门未锁,仪表盘还亮着微光,映出主人的疲惫和无奈。身旁塑料袋装着打包的晚饭,电桩位全满,孤零零的一辆车插着油枪,仿佛是电气化大潮里最后的油腻痕迹。摄像头从上方扫过,青年人蹲在车头抽烟,手机屏幕上是二手车商发来的报价,扎心得很。要是当初再多查查资料,真不知道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时间往回倒,2020年。理想汽车靠着“油电双补,无续航焦虑”的口号,一下子收割了不少拥趸。大家喜欢它理由很简单:油箱+电瓶,想加油就加油,想充电也能充电,跑长途一家老小不怕半路没电抛锚。空间确实大,适合家里拉娃带狗,爷爷奶奶也能一块挤进去。销量蹭蹭往上涨,新势力里就属它气质最“家用”,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纷纷上马增程配置,生怕自己错过风口。这阵仗,看起来跟几年前“双离合”变速箱大战几乎一样,只不过这次赌的是未来。
人往往是反应慢半拍的动物。到了2024年,热潮还没见底,月销量还能刷榜,但2025年一开年,车圈气氛迅速变得古怪。纯电动和插混的车型销量逐步反超,增程车的路,逐渐看不见脚印。事情不是突然变坏的,只是好得太快,从来就危险。
要说增程车,逻辑不复杂:小号发动机负责给电池发电,电驱才管着动轮子。表面上听着啥都能兼顾,但实际用起来,其实是“谁都不得罪,也谁都没怎么伺候周全”。效率上的短板,天生难补——同样一升油,插混能推着车跑,一路青云直上;纯电则根本无须耗油。反观增程,中间多绕一道,转化损耗像是公司里层层批文,没点耐心别碰。
更莫名其妙的是早期三缸机的存在感。官方当然想让它“省油”,但实际就是:动静大得像小型拖拉机,油门一踩,发动机嗡嗡叫,抖动能让方向盘失灵感都带着乡土气息。老车主都懂,“坐久了感觉耳鸣,这还没开远高速呢。”有些厂家报出来的油耗数据,怎么看怎么心虚,试验时关空调关音乐,外头还下着小雨,跟真开没半毛钱关系。其实油箱还能多装几升,贴标缩水,让续航数字变好看,这点小心思,二手车商看一眼就明白了。
二手市场是最冷酷的审判员。理想ONE和早期L8、L9那批老车,电池小、天天充放,三年下来“剩余容量”光速见底。你以为还能换,车商问一句“电池健康多少了?”报价直接腰斩。真要出手时,市场冷得像冬天的水泥地,开得越久亏得越多。很多老车主此时明白,所谓“无忧”,其实不过是换个角度吃亏。
你要说混得好的,也有。不妨看看丰田混动,整套系统经年累月稳定挂倒档,发动机能直接带轮跑,宁静省心、油耗着实感人;蔚来索性不沾这摊浑水,专心做换电,没工夫和增程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方向定错,再努力也只能是“戴着手铐跳舞”,增程车反倒成了产业进步的拖油瓶。
风口再大,也有政策天花板。国家新能源补贴,早年给得挺爽,到了2025,钱主要给纯电,增程想多拿点可不容易。部分限牌城市干脆不认增程是“真新能源”,该限行还是限行,贴牌没用。一旦政策风向兜了个大圈,那些赖政策活着的公司立马原形毕露。这时候拼的只有产品真功夫。
回到当下,每个老百姓买车都精明了:续航数字做不得真,油耗虚标老一套,电瓶容量、维修成本、残值——这几样谁都绕不开。以前“买个全能增程,进可电退可油”,现在大家更愿意花冤枉钱买个纯电。起码不用担心突然续航崩盘、油价暴涨时反向薅自己羊毛。
理想自己都扛不住了。2025年起,研发全投纯电,800V高压系统排在最前列。增程平台慢慢停产,转向纯电,这就是最朴素的投票,市场不再哄着妥协。那些靠抄作业跟进的小厂家,既没口碑、又没技术能撑,研发钱被亏损吞掉,还未来得及转型就被历史半路拦下。行业收缩得比梅雨天的湿鞋带还快,几个季度,增程成了过去时。
卖家嘴上说的是“用户调研、市场趋势”,其实谁心里都有数——路线赌错了,该掏学费了。当然,指责也没用,技术本没高低,关键要看看真实世界肯不肯给你机会。增程火爆那阵,能解很多人的燃眉之急,可时间一长,水落石出,优势消耗完,弊病显山露水,“用脚投票”是最老实的反馈。能干活的留下,搬砖打工的早晚要被淘汰。
说到底,这是所有“新技术”都会经历的一环:起步靠噱头,过渡靠口碑,收官靠事实。增程车那代车主,不说“被坑惨了”,但肯定换回了些真切的教训——什么新鲜玩意儿都不是先发就稳赢,最后比拼的还是基本盘。
如今停车场里偶遇一辆还在坚持的理想ONE,不免让人生出点“技术人未了情未了”的荒诞温柔。一句玩笑话:曾经的梦想,最后看成了教科书上的反例案例。这个故事的结尾,很难说是黑还是白。增程车的消失是市场主宰,还是技术走向的自然选择?非要给结论,容易显得太聪明。就当这是大浪淘沙里的一粒沙,至于谁能扛到下个十年,恐怕还得问问那些看似笨拙、精于算计的普通车主,你说对吧?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