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车12年后,才明白汽车开得少根本没必要定期保养,都是经验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在车轮子上滚了12年的老司机。这12年里,我从一个连机油盖都拧不紧的新手,变成了如今能跟修车师傅掰扯几句的老油条。说实话,养车这事儿,真不是花钱多就一定对。我曾经也跟风,4S店说啥我信啥,结果呢?钱没少花,车也没见得更“长寿”。尤其是“定期保养”这四个字,简直像紧箍咒一样套在我头上,搞得我每年开着不到5000公里的车,还得硬着头皮去“打卡”保养,生怕晚了机油“过期”,发动机“报废”。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车子买回来,一年到头开不了几次,可能就上下班、周末遛个弯,一年下来里程数可能还不到别人一个月的。可4S店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李先生,您该保养了!”“机油是有保质期的,放久了会变质!”听得我心惊胆战,生怕自己一个疏忽,几千块的机油钱打了水漂,更怕伤了发动机这个“心脏”。但冷静下来想想,这逻辑对吗?我这车一年才开这么点路,发动机才转悠了这么点时间,它真的需要跟那些天天跑高速、满载拉货的车一样,半年就换一次机油吗?这不就是典型的“为了保养而保养”吗?今天,我就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作为一个开了12年车、交过不少“学费”的过来人,关于“汽车开得少到底要不要定期保养”这件事,我的真实看法。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机油到底为什么会“过期”?4S店说的没错,机油确实会变质,但这个变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时间?还是里程?其实,机油变质的核心原因是发动机的运行和环境的侵蚀。发动机工作时,高温、高压、燃烧产生的酸性物质、金属碎屑都会混入机油,导致机油性能下降。而车子长期停放,虽然机油不会像牛奶一样“馊掉”,但空气中的水分会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进入发动机,导致机油含水量增加,形成油泥。同时,机油中的添加剂也会缓慢分解。所以,说“机油会过期”有一定道理,但这个“过期”更准确地说,是“性能衰减”。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年只开几千公里的车,哪个因素对机油性能的影响更大?显然是发动机的运行时间。你开得少,发动机工作的时间就短,产生的污染物就少,机油的损耗自然也小。打个比方,你让一个厨师一天炒100盘菜,和让他一个月只炒10盘菜,你说他的围裙哪个脏得更快?答案显而易见。所以,对于低里程用户,按时间保养,尤其是6个月一换,很多时候是“过度保养”,白白浪费钱。
其次,我们得看用的是什么机油。这才是决定保养周期的关键!我朋友就特别有意思,他的车是国产某品牌,便宜实惠,去4S店保养一次,200多块钱全包。你猜他们用啥机油?八成是最便宜的矿物质机油。这种机油本身性能一般,抗氧化能力差,杂质也多,确实不适合长期使用。如果你用这种机油,那我劝你,哪怕开得少,也最好一年换一次,别心疼那点钱。但如果你舍得给爱车用上全合成机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全合成机油,尤其是SP级别的,那可是机油里的“爱马仕”。它分子结构更稳定,抗氧化、抗衰减能力超强,杂质极少,还能在发动机内部形成更好的保护膜,甚至有清洁作用。这种机油,厂家标定的更换周期普遍是1万公里或一年。我自己的车,就一直用全合成机油,一年开不到8000公里,我都是按1万公里或者一年半才换一次。12年下来,发动机状态依然杠杠的,噪音、动力都没啥衰减。算笔账:全合成机油保养一次可能500-600块,三年换两次,总共1200块。而你用矿物质机油在4S店保养,一次200多,一年两次,三年下来600多,钱花得并不少,车还没人家保护得好。这不就是“省小钱,花大钱”的典型吗?
最后,我们聊聊4S店和外面修理厂的选择。很多人觉得4S店正规、靠谱,宁愿多花钱也要去。但现实是,4S店的利润点很明确,低配车用便宜机油,高配车用好机油,但收费都按“品牌溢价”来。而外面靠谱的修理厂,只要你指定用大品牌全合成机油,他们通常不会在机油上做手脚,工时费还便宜。关键是要找到一家技术好、口碑佳的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我现在的车,就固定在一家小店保养,师傅人实在,技术也好,每次保养都给我看机油状态,该换才换,从不忽悠。
所以,回到标题,我养车12年后才明白,汽车开得少,根本没必要死守“定期保养”的教条。真正的保养智慧,是根据你的实际用车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油,然后按里程或时间(以先到者为准) 来更换。对于绝大多数家用车,用全合成机油,1万公里或一年半一换,完全足够。既保护了发动机,又省下了不必要的开支。你有没有因为“定期保养”而多花过冤枉钱?你觉得这个保养周期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