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路上,放眼望去,新上市的汽车屁股后面带个“T”字的越来越多了。
这个“T”代表的就是涡轮增压技术,它已经从过去少数性能车的专属,变成了今天许多家庭轿车的标准配置。
大家之所以喜欢它,原因也很实在:同样大小的发动机,带了涡轮,开起来力气明显更足,超车并线信心满满,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油耗反而比传统的不带涡轮的发动机还要低一些。
好处很明显,但随之而来的疑问也不少,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涡轮增压发动机听起来就比普通发动机复杂,里面的零件转得那么快,会不会不耐用?
是不是特别“娇气”,开个几年就容易出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
如果放在十几年二十年前,这种担心确实有一定道理。
那时候的涡轮技术还不够成熟,对机油、对驾驶习惯的要求都非常苛刻,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涡轮提前“下岗”,维修起来费用不菲。
但是,时代在进步,汽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在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现在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我们自主的国产品牌,推出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材料科学的突破,到精密加工工艺的提升,再到智能化的电子控制系统,现代的涡轮发动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小心翼翼伺候的“娇小姐”了。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地对待它。
一个好的驾驶习惯,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日积月累下来,对于延长发动机的整体寿命,保持其良好工作状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其实,想让你的涡轮爱车心脏强劲地工作十年以上,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巧,只需要在日常用车中,注意两个关键的环节就足够了。
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关于冷车启动之后的操作。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涡轮增压器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被发动机废气吹动的“小风扇”,当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高速通过它的一侧时,就会带动另一侧的叶轮飞速旋转,这个叶轮会像鼓风机一样,把大量的新鲜空气压缩后“吹”进发动机的气缸里。
空气多了,喷进去的汽油就能燃烧得更充分、更猛烈,动力自然就强了。
这个“小风扇”的核心部件叫做涡轮转子,它在工作时的转速是极其惊人的,可以轻易达到每分钟十几万甚至超过二十万转,这比发动机本身的转速要高出几十倍。
在如此高的转速下,摩擦会产生巨大的热量,涡轮核心区域的温度能飙升到接近一千摄氏度。
能让它在这种极端工况下正常运转,全靠发动机的机油。
机油在这里扮演着两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是润滑,在转子和轴承之间形成一层油膜,避免金属直接摩擦;二是冷却,流动的机油会持续不断地带走涡轮产生的巨大热量。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冷启动时的问题所在了。
当车辆停放了一整夜,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所有的机油都已经回流到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里,此时的机油温度很低,粘度非常大,流动性很差。
当你点火启动发动机后,机油泵开始工作,但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把这些粘稠的机油输送到发动机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位置相对较高的涡轮增压器。
如果这个时候,你一启动就急着深踩油门,让发动机转速迅速攀升,那么大量的废气就会立刻冲击涡轮,使其转速急剧升高。
可此时,负责润滑和降温的机油还没能及时、充分地到达它的工作岗位,这就造成了涡轮在近乎“干磨”的状态下高速运转。
这种损害虽然一次两次感觉不出来,但长期以往,会严重加速涡轮轴承的磨损,可能导致涡轮过早出现异响、漏油甚至卡死的严重故障。
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在原地长时间怠速热车,那既浪费燃油也不环保。
对于现在的汽车来说,启动后,你可以利用系安全带、设置导航或者调整音乐的几十秒钟时间,让车辆在原地怠速片刻,观察到发动机转速从刚启动时的一千多转平稳回落到正常的怠速水平(通常在800转左右),这个过程就足以让机油完成初步的循环。
之后,就可以挂挡起步了。
但关键在于,起步后的最初几分钟,请务必保持温柔驾驶,轻踩油门,让发动机转速维持在较低的范围(比如2000转以下),平稳地行驶一两公里。
当你看到仪表盘上的水温表指针慢慢移动到正常工作位置(通常是中间刻度),就说明整个动力系统已经彻底“热身”完毕,可以正常驾驶了。
第二个关键点,则是在结束行程准备熄火时的操作。
这一点对于保护涡轮同样重要。
当你的车子刚刚经历了一段长途高速行驶,或者在山路上持续爬坡,又或者是在市区里进行了一番比较激烈的驾驶,此时的涡轮增压器一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整个部件都积聚了大量的热量,温度非常高。
如果你在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就将发动机熄火,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发动机一停,带动油泵运转的动力也就没了,原本在涡轮内部高速流动的机油会瞬间停止循环。
那个刚刚还在高速运转、热得发烫的涡轮,一下子失去了最主要的冷却来源。
这些无法散发出去的巨大热量会“憋”在涡轮内部,一方面会烤炙残留在里面的机油,使其在高温下变质、氧化,形成类似沥青的黑色胶状物,也就是所谓的“积碳”或“油泥”,这些物质会堵塞细小的润滑油道,影响下一次启动时的润-滑效果。
另一方面,急剧的冷却不均也会让涡轮内部的金属部件产生巨大的热应力,长期如此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当然,现代汽车制造商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涡轮车型都配备了智能热管理系统,其中可能包含一个电动辅助水泵。
这个装置可以在你熄火之后,如果车载电脑检测到涡轮温度过高,会自动启动,让冷却液继续循环一段时间,帮助涡轮降温。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你会发现车子熄火后,车头里还会有轻微的“嗡嗡”声,这正是车辆在进行自我保护。
尽管有这样的技术保障,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依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个习惯同样非常简单,并不需要你刻意在停车后怠速很长时间。
其实,在你跑完高速下到辅路,或者在市区里穿行、进入小区、寻找车位的这个过程中,车速已经很慢,发动机处于低负荷运转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然冷却过程。
当你停好车后,不要着急立即熄火,可以不慌不忙地整理一下物品,或者让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再平稳运转半分钟到一分钟,让流动的机油和冷却液帮助涡轮“退烧”,然后再熄火。
这个小小的延迟,对于减少涡轮的热冲击和机油结焦的风险,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耐用性在今天已经完全值得信赖。
我们只需要在日常使用中,牢记“启动缓行先暖机,熄火之前稍冷却”这两个基本原则,再配合厂家要求的、使用合格全合成机油进行的定期保养,你的这台涡轮发动机就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长久地为你提供充沛的动力,让你省心又省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