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销量暴跌背后:中国消费者为何不再迷信豪车品牌?

**"12万买奔驰A级,18万提C级"——当这样的促销广告刷屏朋友圈,人们才惊觉:那个需要加价排队的三叉星徽,正在中国市场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2025年二季度,奔驰在华销量暴跌19%,上半年累计下滑14%,成为其全球表现最差区域。这场豪车信仰的崩塌并非孤例,宝马、奥迪同期在华销量分别下滑15.5%、16.78%,传统豪车三强集体遭遇寒冬。

奔驰销量暴跌背后:中国消费者为何不再迷信豪车品牌?-有驾
image

奔驰在华销量"滑铁卢":数据揭示市场危机

奔驰2025年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9%,但中国市场19%的跌幅格外刺眼。上半年数据显示,奔驰在中国累计销售29.32万辆,同比减少14%,而同期欧洲市场仅微跌3%,北美市场下滑6%。更严峻的是,被视为未来方向的纯电动车型销量降幅更大——二季度全球下滑18%,中国市场贡献了主要跌幅。

奔驰销量暴跌背后:中国消费者为何不再迷信豪车品牌?-有驾
image

与德系竞品的对比更显残酷:宝马上半年在华销量31.78万辆(-15.5%),奥迪前五月销量22.78万辆(-16.78%)。曾经稳坐豪车铁王座的"BBA"联盟,如今在中国市场同步失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奔驰S级二季度销量暴跌44.1%,这个长期代表品牌高度的旗舰车型遭遇滑铁卢,释放出更危险的信号。

国产新能源"抢滩":30-50万市场的颠覆性变革

问界M9上半年销量达2.28万辆,是奔驰GLE的7倍;理想L9单月交付量突破8000辆,相当于奔驰E级两个月的销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30-40万元价格区间内,燃油车份额从68.4%骤降至54.9%,这个传统豪车的核心战场正被国产新能源快速蚕食。

奔驰销量暴跌背后:中国消费者为何不再迷信豪车品牌?-有驾
image

消费者决策逻辑发生根本转变:城市NOA普及率超60%的国产车型,让奔驰L2级辅助驾驶相形见绌;鸿蒙座舱的流畅交互对比奔驰老旧的MBUX系统,如同智能手机对功能机的降维打击。某机构调研显示,30-50万预算消费者中,73%将"智能座舱体验"作为首要考量,远高于"品牌历史"(12%)和"社交价值"(15%)的权重。

奔驰的"双重困局":电动化迟缓与品牌溢价崩塌

奔驰纯电车型上半年销量逆势下滑14%,EQA半年仅售191辆的惨淡数据,暴露出其在电动化赛道的全面落后。反观竞争对手,小米SU7上市三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蔚来ET9预售首日订单破万。奔驰MB.OS系统研发延期、800V高压平台缺失、超充网络建设缓慢等技术短板,使其在新能源市场彻底失语。

更致命的是价格体系崩溃:A级轿车跌破12万,EQB新能源价格腰斩至17.6万,E级部分版本下探至30万以内。某经销商透露:"C级现车优惠18万后,仍有客户转头订购了智己L6。"当奔驰开始用五折策略求生,其苦心经营百年的品牌溢价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蒸发。

未来三年:豪华车市场格局将如何重构?

激光雷达上车率、城市NOA开通率、超充补能效率——这些曾与豪车无关的指标,正在重构豪华车定义。奔驰宣布扩建中国软件团队,但业内人士估算其智能化水平仍落后头部新势力2-3年。崔东树警告:"若继续依赖降价而非技术革新,传统豪车份额五年内或跌破10%。"

细分市场或将出现分化:G级、迈巴赫等超豪华产品线尚能维持溢价,但主力走量车型将直面蔚来、仰望的正面竞争。某投行报告预测,到2028年,30万以上市场中"新势力"占比将突破45%,传统豪车必须在新赛道找到差异点才能避免边缘化。

**当12万的奔驰不再让人心动,说明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技术平权时代。**经销商关店潮与车主维权风波背后,是百年品牌面对产业变革的无力感。这场危机给所有传统豪车的启示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创新重获尊重,要么在价格战中耗尽最后一丝品牌余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