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网上聊车,味儿特别冲。“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六个字,不知道啥时候就成了贬义词,专门用来踩国产新能源的。
一说谁谁买了国产新势力,评论区保准有人阴阳怪气:“呵呵,又不是买家电,车嘛,还得看机械素质,人家BBA和特斯拉那才叫真本事。”
这话听着好像挺懂行,但您细品,是不是有点双标?而且双标得特别没道理。
咱把时间倒回去十几年。当年卖小六十万的丰田皇冠,后排那个小冰箱,多少人摸着流口水,觉得那叫一个豪华高级。日产天籁被叫做“移动大沙发”,没人说它不务正业,都夸它家用舒适是标杆。再到百万级的奔驰S级,后排那两个啥也干不了的小电视,谁敢说一句不好?那叫身份的象征!
怎么到了咱们国产车这儿,同样甚至更好的配置,就变成“花里胡哨”、“噱头玩意儿”了?合着劳斯莱斯后备厢里拿出香槟叫优雅,咱国产车从冰箱里拿瓶冰可乐就是Low?感情这玩意好不好,不全看东西本身,还得看标价签上是几位数呗?
说白了,不是BBA不爱冰箱彩电大沙发,是您平时看的34C那个级别,它根本不给配! 那是人家78S、A8这个级别百万豪车的专属。过去普通人见都没见过,自然就以为BBA只钻研发动机变速箱,显得特别“纯粹”。这简直是我听过最大的笑话,人家不是没有,是您预算没到那份上,所以想象不出来!
那为啥国产新能源现在拼命宣传这个?道理简单,人民需要啊!过去是消费不起,现在咱们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让普通家庭也能享受过去百万豪车的舒适性,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怎么还骂上了呢?
我知道有人要杠了:“别整这些没用的,机械素质!底盘调校!这才是核心!”
行,那咱就唠唠这个。
您心目中的“机械素质”是啥?是燃油车时代,那个8AT变速箱从1档升2档时不可避免的一顿挫?是深踩油门,发动机嘶吼着跑到三四千转,车子才思考完人生往前一窜?这套动力响应,在电动车面前,真的被甩开八条街。电门踩下,瞬间响应,丝滑平顺,这体验上的巨大提升,在某些人嘴里反倒成了“白开水”、“没激情”。我真是理解不了,这得是多厚的滤镜啊。
再说底盘,更是一笔明白账。30万的合资燃油车,给您个前麦弗逊悬架、铸铁零部件,要是配个电磁悬挂,媒体能夸上天,说这品牌良心。现在20万的国产新能源,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铝合金底盘、甚至空气悬挂都给你塞进去,用料扎实得不像话。
结果到了那帮人眼里,一句轻飘飘的“调教不行”就给打发了。您倒是说说,智己、极氪、岚图这些车,您真正开过几款?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别天天抱着老黄历,用十几年前的认知来评判今天的产品。很多国产车的底盘质感,过个沟沟坎坎,那份韧劲和高级感,真的比同价位的合资燃油车强太多了。
所以这事儿啊,掰开了揉碎了看,根子上就不是什么“冰箱彩电”和“机械素质”之争。
有些人呐,他不是反感配置,他就是看不惯国产车站了起来,用更低的价钱,提供了他们心中“豪华品牌”才能有的体验,动了他们心里的奶酪,戳破了他们多年的信仰。 他们宁愿抱着老旧的技术和体验,也要维护那个车标带来的虚幻优越感。
我的建议特别简单:您要是真懂车,就别停留在口嗨和幻想里。走出门,去试驾一下。现在的国产新能源到底啥水平,您亲自开一圈,摸摸方向盘,感受一下加速,过个减速带。试驾又不要钱,是吧?
实践出真知。别让偏见,挡住了您体验更好产品的路。国产车的进步,是实打实摆在那的,这不叫忽悠,这叫产业升级,叫咱们消费者实实在在享受到的福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