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级自动驾驶开绿灯,车企担责新规能否终结“甩锅”争议?》

目前,智能辅助驾驶仍然以“辅助”为核心,其发展路径可以划分为五个等级:

《L3级自动驾驶开绿灯,车企担责新规能否终结“甩锅”争议?》-有驾

L1级自动驾驶:这是自动驾驶迈出的第一步,以驾驶员操控为主,但在关键时刻通过系统提供帮助,比如电子车身稳定系统(ESP)和防抱死系统(ABS),进一步提升行车的安全性。

L2级自动驾驶:相比L1,L2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更为突出。虽然驾驶员仍需要全程关注路况,但在特定场景下,汽车能够自动完成一部分操作。

《L3级自动驾驶开绿灯,车企担责新规能否终结“甩锅”争议?》-有驾

L3级自动驾驶:这一阶段的自动驾驶更进一步,具备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和主动加速/刹车等功能。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车辆可借助雷达和摄像头的数据自行驾驶,能够根据路况进行加速、刹车或轻微转向等操作,为驾驶员减轻不少负担。

L4级自动驾驶:进入高度自动化阶段,车辆可以在激活自动驾驶后根据预设的目的地,自主规划并完成整个行驶过程,无需驾驶员介入。

《L3级自动驾驶开绿灯,车企担责新规能否终结“甩锅”争议?》-有驾

L5级自动驾驶:这是全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完全不需要人类操作,甚至取消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等传统操控装置。车辆完全依赖于车载计算机的感知和运算能力实现行驶。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驾驶辅助基本都停留在L2级,比如华为的ADS系统和特斯拉的FSD功能,尽管被赋予了“高度智能”的光环,但实际上,它们依然属于L2级辅助驾驶。有些厂商在宣传中模糊概念,将“官方审核未通过”作为无法命名为“L3级”自动驾驶的原因。

《L3级自动驾驶开绿灯,车企担责新规能否终结“甩锅”争议?》-有驾

不过,就在几天前,国家八大部门联合发布了一项通知,正式为L3级自动驾驶打开绿灯。这意味着,车企可以合法生产配备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我们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享受更高阶的智能驾驶功能。

更重要的是,这份文件不仅明确了对L3级自动驾驶的开放态度,还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比如“事故责任归属”和“保险理赔”等。以往,即便车辆在L3级自动驾驶状态下出事,责任也仍归车主承担。但根据新规定,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责任明确划给车企。这是一次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改变,也让消费者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不再担心“被甩锅”。

不过,现阶段的技术仍然不够完美。许多配备L3级功能的车型会在发生事故的瞬间强制退出智能驾驶,使责任重新落在车主身上。这种“临时撂挑子”的情况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苦恼,明明是依赖智能驾驶,却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承担所有后果。

针对这一现象,目前的政策尚未作出进一步细化,也为车企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归根结底,无论是L3级还是L2级自动驾驶,现有技术仍未完全成熟。行驶在路上,驾驶员依然需要保持警觉,将车辆操控和自身安全放在首位,同时也需对行人和周围环境负责。在技术尚未臻于完善之前,安全永远是第一要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