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看广告花样多,售后服务套路深,丰田赔偿让人踏实

据说现在买车,不能只看广告,还得研读说明书,最好还能精通推理学。因为有些品牌,广告里承诺得天花乱坠,签合同时恨不得在保修条款里塞进一百八十条免责细则,比写侦探小说都复杂。最后出了事,才知道厂家根本不是你爹,更不是你妈,顶多是个隔壁亲戚,还时不时借你家的酱油瓶打酱油。

但我最近发现,这届车市高墙之下,竟然有一块瓷砖格外扎实——丰田。大家总说自主创新,民族品牌,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可要说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汽车?丰田:让我来。你以为人家是来抢饭碗的,其实是来教做饭的。丰田那套操作,说好听是工匠精神,说难听点,是别家老板眼红的“厚道到肉疼”。

你说别的品牌见到新能源起火,立刻开启“甩锅”模式。检测一下,哦,可能是你家老鼠咬了电线,咱们这不是质量问题。再不然就是“我们早就按标准操作,怪只能怪你不会停电动车”。要么丢一句:“符合国家标准”。完了,然后就看你自己跟保险公司扯皮,最后大概率还是人倒霉。智能泊车吗?更精彩。万一车自己把邻居大妈的电瓶车撞了,厂家一摊手,这是智能,但也有点智障。智能不等于厂家全责,得你人跟车一块被智能带沟里。

而丰田怎么说的?发布会上一锤定音:“电车自燃,三电系统有锅,我们给你赔台新车。”智能泊车自作聪明惹祸了?“维修、赔偿,多少我们兜着。”这个政策,不管你是老顾客还是刚上贼船的新用户,通通享受,没时限,没小字,终身覆盖。

听得我眼眶蓄满泪水,差点以为回到了计划经济年代,福利分房排队发肉票。你说中国车主到底图啥?图的不就是这点实在、这点安全感,能干脆地当甩手掌柜吗?说到底,谁不想开得省心,用得放心,万一哪天天降正义、烧烤自燃,能有厂家提着灭火器和新车钥匙一起上门呢?

反观我们民族品牌,一到展台上,就恨不得写个“创新引领未来”的灯牌装到车头。营销海报里,不是科技艳压奔驰、宝马、特斯拉,就是新业务横扫全球。但车间里、售后时,怎么又都突然集体“手机无信号”了?这就像许多男青年恋爱时发誓和你生死与共,结果结婚当晚把枕头搂到自己怀里。

“我们的技术世界领先”,“我们的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不过中心太大,大得客户永远进不去。等到真出事儿,什么保修期,什么套餐,都给你演绎成一出真相只有一个的悬疑剧。你打电话,客服让你等三天,三天后推到市级经理,市级经理下周给你答复。你们这一来二去,情感都磨出来了。

所以人家丰田这次是真敢,于是有些国产品牌就开始疑惑了:凭啥丰田敢?难道他们不怕自己亏?难道他们真有日本忍者精神、觉得吃苦耐劳就是为了偿还宇宙中莫名其妙的债务?其实一点也不,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产品靠谱度和底气。人家修车赔车赔得起。咱有的品牌呢?只会在社交平台发点热搜,裹着层层叙事外衣,好像责任感都是P出来的滤镜。

当然,也别怪咱们,毕竟咱们的政策创新也不少:延保必须额外付钱,二手车不保,服务延续性堪比保健品讲座。这些政策就像减肥广告,承诺管用,但得先付费,而且结果嘛……多大脂肪肝心里没数吗?

有时候在想,买车和谈恋爱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开始时对方各种承诺,后期全靠你自己和命运对赌。买豪华品牌吧,买辆车还送房贷,维修费叫你刀刀见血。买自主品牌吧,是便宜,但风险自负,关键时刻全靠天命。

可是同样买车,客户体验能把你逼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境界。好不容易选定车型,签了字,交了钱,然后开始和4S店斗智斗勇,体验什么叫从车主到筹码的蜕变。有时候觉得买辆自主品牌不只是买车,更像搞一场真人秀,最后赏你一场情感PUA。

有人说,丰田就是靠极致妥协、温和求全,才混得风生水起。别逗了,人家这叫见多识广后的底气。人性最大的优势不是高喊口号,而是活得踏实。你走进丰田4S店,不会看到贴着“中国制造,造福世界”的横幅,也没人给你讲“工业崛起”的鸡汤故事,人家只会规规矩矩帮你订台车,还真做得到“一诺千金”。国产品牌倒是善于讲故事,皇冠和钻戒故事都能套用到卖车上,最后干事时却笔锋一转,成了路人乙。

有时候,思来想去,觉得丰田根本不是外企,是“潜伏在外资公司的中国人”。你磕中庸、踏实,他也磕。你计较一分一秒赔付,他分毫不让。说白了,现在的自主品牌,有些像考场上的学霸,掏出复杂公式背得头头是道,最后解不出一道生活应用题。丰田倒像隔壁班的学渣,每次考试就考“实话实说,认错认赔”,意外地考了高分。

网友们总说,咱们民族品牌要有信仰、有骨气,不能被外国品牌压得抬不起头。其实抬头不是靠谁嗓门大,是看谁真的敢为顾客兜底、担责。会喊口号谁不会?喊得山响有啥用,关键时刻你给车主哭丧都没人信。丰田倒好,不哭丧,就补车。

别看有些国产品牌开研讨会一套一套,动不动就信息安全、用户生态、出行革命讲得像在参加联合国大会。回到售后,却只剩“请转告售后经理,他等下微信见”的冷漠。最后还是把问题留给用户跟保险公司PK。说好听点,是相信客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说直白点,这波操作算是培养你的“自救”能力了。

买车看广告花样多,售后服务套路深,丰田赔偿让人踏实-有驾

反观丰田,连带赔偿都给你规定得明明白白,不像某些品牌讲规则像挤牙膏,一点点来,挤到最后没牙膏了还装有气儿。用户也不傻,谁更靠谱谁更心里有数。毕竟很多人买车只想要个靠谱的保姆,不想和厂家上演爱情长跑,更不想看你们谈判桌上的勾心斗角。

“担当”这玩意,看起来玄学,实际特接地气。别的品牌老是说“用户第一”,丰田反倒“用户最后”,最后把所有负担都扛走,剩下就只剩下用户安心地数天数等车,实在出问题顶多赔个新车。

总结成一句话,丰田直接顶着锅盖上战场,你再想毁他声誉都难。用兵如神,打的是“死人都能安心闭眼”的奇兵。再看国产品牌,有些还沉迷于自我感动,开着沙雕发布会,唇枪舌剑一番,到头只剩客户默默拿着问题单,左等右等无主理赔回应。

至于为什么丰田敢这样赔,咱们不用分析太多,只要清楚,中国车主需要的不是科技炫技,不是口号征服世界,只是一个不推锅、不逃责的厂家。谁让你省心,谁就是亲爹。可惜这亲爹,还真的不是自己家人。

买车看广告花样多,售后服务套路深,丰田赔偿让人踏实-有驾

悲欣交集地想了许久,才明白:比起雷厉风行的创新,比起高大上的愿景,比起朗朗上口的承诺,靠谱本身就是最珍贵的创新。国产汽车要崛起,不如先练好赔偿这门手艺。毕竟,世界再大,口号再响,敢承诺终身兜底的才配叫人类大同。至于那些喊得山响的,喊着喊着,大概也都成了回音壁。

买车看广告花样多,售后服务套路深,丰田赔偿让人踏实-有驾

写到这儿,我的国产车钥匙在口袋里蹦跶,像是一条咸鱼翻身无望,连装死都显得敷衍。想想也是,失望给多了,也就变成了本分。下次买车,丰田再赔一台,我就只管喝酒数钱等消息,至于国产品牌,还得让我练练心眼和耐性。都说“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可真出了事,买谁的心安?这大概就是汽车江湖最实际的车规——你说你懂中国,结果还是别人更懂你。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