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悟了:造车不如搞懂中年夫妻关系

吉利最近搞了个名叫“东方曜”的新车,这事儿吧,特有意思。

上来就是一套组合拳,说这车,男的开着爽,女的坐着也爽。我一听就乐了,这不就是典型的中年男人话术么?想买个大玩具,又怕老婆不同意,于是就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你看,亲爱的,我买这个2.0T大发动机,零百6.5秒的车,不是为了我自己爽,是为了让你在副驾坐得舒服啊。你看这个“奢享女王副驾”,8点按摩,带腿托,堪比头等舱,都是为了你。

吉利悟了:造车不如搞懂中年夫妻关系-有驾

这套说辞,真的是典中典。属于把当代家庭关系的本质,拿捏得死死的。男人要面子要性能,女人要里子要舒服。吉利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这事儿摆在台面上,把车造成了一个移动的谈判桌,一个夫妻关系的压缩毛巾。你别管我发动机多吵,我给你个女王座驾,这事儿就算平了。

吉利悟了:造车不如搞懂中年夫妻关系-有驾

讲真,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了。你以为是商业竞争?不,这是修仙渡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以前大家还讲究个品牌调性,讲究个用户画像,现在不讲了,现在的主题就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吉利这套配置单,2.0T配爱信8AT,200千瓦,400牛米,这数据放几年前,得是正经小钢炮的待遇。现在呢?直接给你按在一台家用SUV上。还有什么四驱系统,什么负外倾角,这些玩意儿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一次,但是,他得有。为什么?因为隔壁老王有,因为抖音上那帮说车的唾沫星子乱飞,说没这个就是垃圾。

所以,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把自己的蛋糕分给别人。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了。吉利这套打法,不是性价比,是自助餐逻辑。花了100块钱门票进来,甭管吃不吃得下,龙虾鲍鱼先给我堆满一桌子。吃不完?没关系,看着也爽。这就是当下的消费心理。

再看那个“女王副驾”,名字起得就很有灵性,非常懂传播。什么8点按摩6种模式3种强度,听着跟雷电法王杨永信的套餐似的。再加个能伸到100毫米的腿托,好家伙,这是直接把足疗店的沙发给拆下来装车上了。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也得傻,这怎么跟?下一步是不是要配个采耳师傅和搓澡大汉?

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车的中年人,说实话,对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已经有点麻木了。但是你得承认,吉利这次算是开窍了,悟了。他悟到了一个核心真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参数和功能,就是普通消费者唯一能看懂的“硬通货”。你跟他说底盘质感,他说你玄学。你跟他说操控乐趣,他说你飙车。但你跟他说,我这个车,零百加速比别人快1秒,座椅比别人多4个按摩点,屏幕比别人大2英寸,他立刻就懂了。哦,这个好,这个值。

吉利悟了:造车不如搞懂中年夫妻关系-有驾

这种逻辑的极致是什么?是老头乐。你别笑,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特斯拉的FSD,就在中国城乡结合部的老头乐大军。他们不讲武德,不讲交规,走位飘忽,突出一个随心所欲。任何AI在他们面前,都得宕机。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全责就跑不掉。所以,技术的高大上,最终还是要被最朴素的民间智慧所解构。吉利这种堆料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民间智慧,一种简单粗暴的“我全都要”。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把一个车的功能说得跟修仙小说一样,好像有点尬,但是你别说,还挺带劲的。因为现在这个市场,本身就已经很玄幻了。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新技术名词一天一个样,车企老板们天天在直播间里跟网红一样整活儿,这本身就是一部大型的“道诡异仙”。

所以,你问我吉利这个东方曜怎么样?我只能说,它非常“正确”。它精准地命中了这个“掀桌子”时代的所有G点。它用一个看起来非常划算的价格,给了你一个“我全都要”的幻觉。它让男人有了飙车的借口,也让女人有了躺平的理由。至于这种堆料能走多远,是不是饮鸩止渴,谁在乎呢?卷死他们!就该这么干!

最终,买车的本质就回归到了最原始的冲动:在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让你爽,让你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这辆车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单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赢了。

这种赢,就是这个荒诞时代里,最值钱的东西。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