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现在这操作,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说实话,我作为一个在圈内混了十几年的老车迷,眼见着星途当年靠着高端新星的招牌火起来,也觉得挺欣慰的。但星途那热乎劲儿,好像瞬间凉了大半,奇瑞自己都不怎么上心地宣传了。反倒是捷途,硬是逆袭,拿了30万左右的硬派越野车,品牌资源全给它倾斜,感觉捷途成了奇瑞的心肝宝贝。
前几天,老地方济南城区一个4S店内,我去问售车顾问星途和捷途的销量,他一边拎着点菜单一遍说:你说,星途那边客户客单价高,但现在关注度没捷途强。捷途那边,品牌活跃得厉害,尤其30万左右的硬派越野冒出来,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这话让我有点儿震惊,毕竟价格相近,星途原本市场定位错落有致,不是么?
我翻了下笔记,发现09年奇瑞研发星途的时候,设计团队就打算开拓更具豪华感的气质。说白了,星途是奇瑞试图跳出传统自主品牌低端束缚的试验品。结果现在看来,这个试验有点半途而废了。反观捷途,算是接地气的一面。家用SUV路线、甚至大规模推广硬派定位,这条路走得欢实,涨粉不少。可这也让我有点儿糊涂:奇瑞怎么突然把明星项目的资源往别的方向泼了水?
说起30万的硬派越野,算是捷途方盒子的代表车型,外形方正、老派越野感很强。比起星途那些相比更潮流化的造型,捷途的选择更能打动部分年轻消费者,也适合喜欢越野的用户需求。这有点类似我们说的补鞋与绣花的区别——星途拼的是精致、精细的设计和定位,那是一种绣花活儿,需要技术和时间,但市场接受度不确定;捷途则像是在给低端补鞋,直接粗犷而实用,顿时更容易抢占市场。
顺便说个小插曲。我一个多月前去朋友家串门,他开着23款揽月,这车虽然档次感不及星途和捷途,但在他的使用体验里感觉省心、硬朗。朋友那句别看样子,奇瑞和捷途的车没法跟揽月放一起比还在我耳边回响。这话有点大,但从实用性和保养的角度看,也没完全错。奇瑞现在倒是愿意用更精细的服务去留住客户,济南那家店的体验还算不错,服务态度挺周到,环境也干净。
不提揽月,回到奇瑞自己的品牌。奇瑞的研发流程我了解些,大致像一段拿着复杂食材的厨房,各部门在争抢那些关键材料。研发部门、供应链和营销部门之间,有时候是很博弈的。比如一个核心零件的供应不稳定,导致整车周期延误,这肯定折腾产品推出的时间和质量。奇瑞现在把更多资源给捷途,看样子可能是供应链环节那边更流程顺畅吧。毕竟研发流程里,就像你做饭,缺了盐,其他一切都白搭。
不过我得承认,前面我说奇瑞把星途弃置一说,有点过激了。毕竟星途还有一定市场和粉丝基础,不是说彻底凉了。只是,品牌宣传和资源倾斜明显没有以前那么集中。我的思路转转了,是因为我后来想了下,奇瑞在这几年的市场策略,可能是用捷途来开拓更大群体,更具稀缺性的越野细分。星途定位高端,其实早期过于模糊,用户认知没跟上,回头看,奇瑞做这差异化布局,倒也算是灵活调整策略。
其实奇瑞汽车定位总让人觉得赚钱是啥,咱先放一边,自己折腾,像个不断翻新的游乐场。销售时问销售,他就直接说:奇瑞奇瑞,糊涂万岁。你要看品牌方向,真说不清楚。我就乐了,奇瑞经常这样——策略上半步像跳探戈,下一步又像走独木桥,反倒让人觉得不踏实。
说实话,我之前还真没细想过,为什么捷途会这么有杀伤力。约莫是30万价位里,除了少部分合资硬派,对手不多,自主品牌又能用奇瑞成熟供应链抓成本,做得相当有竞争力。我估计这硬派战略背后,是奇瑞内部做过一堆心算——成本+利润+保值率的粗估,捷途这个价位和车型刚好能填补空白,拉新又吸粉。可这都是我猜的,没数据支撑。
星途老用户咋办?我记得一位朋友开着星途G9,最近抱怨说:感觉自己像买了过时的高档数码产品,情况好像被照顾得最少,维修配件有时还得等半个月。我问他想怎么办,他撇嘴:我只要自己开着爽,就不管那么多了。这大概也是当下不少消费者的心态吧,开自己的车,过自己的生活,管那么多品牌内斗。
还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翻笔记,发现捷途过去做了不少社区活动,拉年轻圈层参与体验。这个,也应该算营销上有点新意吧?不管是城市越野体验,还是网络直播那种草根接地气氛围,打透年轻圈子确实给捷途加了不少值。
话说回来,奇瑞这操作,要是能成,他们是不是也该想想,星途还能不能升级一回?就算市场下滑,也要给这老将弄点花样让它重新闪闪发光。难道奇瑞会选择放弃这条高端路,把未来全部赌在硬派车身上?这段先按下不表。
奇瑞这套高端弃子,捷途上场的玩法,到底是偶然还是趋势?星途那些老用户心里有没有一丝失落?捷途粉丝又会不会因为被资源集中宠爱变得更胶着?我挺好奇,你自己怎么看这情况?究竟捷途的硬派车能撑起奇瑞的新蓝海,还是又会陷入自我打脸的怪圈?
留个问题:如果你是星途的老用户,买车时是冲的高端感,结果如今看到资源倾斜给捷途,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会不会考虑换捷途试试,还是死心塌地等奇瑞反转?说出来,咱探讨探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