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最近干了件大事,把山海L7 PLUS这台中型SUV的价格,一榔头砸到了10万9千9。
这事儿一出来,我就知道,车圈这桌饭是彻底没法吃了。如果说之前各家降价还只是在抢蛋糕,那捷途这一手,就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拧开了,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一种浓浓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悲壮感扑面而来,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画里蹦出来给奇瑞点个赞。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能用商业竞争来形容了,这就是一场大型的修仙真人秀。大家都在渡劫,有的人靠品牌玄学硬抗天雷,比如奔驰,它的车标就是最好的法宝;有的人靠技术信仰御剑飞行,比如特斯拉,它的信徒坚信马斯克就是道祖。
而捷途这种选手,属于那种修炼了某种禁术的,突然之间就战力爆表,开始无差别攻击。10万9千9,买一台轴距两米八,纯电续航220公里,综合续航1700公里的中型SUV。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用买一部好手机的钱,买回来一个能移动的家,还带俩冰箱。
对,你没听错,冰箱。一个扶手箱里的冷暖箱,一个后备箱底下的冰柜。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种配置是毫无抵抗力的。我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那个场景:周末开着车,带着老婆孩子,后备箱的冰柜里冻着冰棍,扶手箱里冰着可乐,堵在高速上看着旁边车里的人热成狗,而我的孩子在后排吃着冰淇淋唱着歌。就问你怕不怕?这种快乐,是钱能衡量的吗?
哦对不起,现在它真的能用钱衡量了,而且价格非常具体:10万9千9。
当然,车企们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表演。什么“旅行小房车”、“露营神器”,都是说给用户听的品牌故事。这就像是我年轻时相信爱情,现在只相信回款周期一样。但捷途这次的表演,属于加量不加价的典中典。它不仅给你讲故事,还真把道具给你配齐了。
比如那个所谓的CDC电磁悬挂。这玩意儿在过去,是得到三十万以上的车才配聊的装备。现在直接下放到了十万级别,捷途给它的官方说法是“每秒调节100次”。听起来很牛逼,但实际是什么?我更愿意称之为“CDC电磁狗皮膏药”,路面上有什么坑坑洼洼,它就“啪”一下给你糊上,主打一个物理层面的抚平。效果有没有?肯定有。但更重要的是,它让你觉得,你这十几万花得“值”,花得“有技术含量”。这就是品牌玄学在大众市场的平替版本。
还有那个空间。七座版,第二排滑轨能动260mm,把二三排全放倒,一张一米九七的大床就出来了。官方宣传叫“魔方电动七座”,支持32种模式。我看到这里就笑了,因为我真的拥有过七座SUV,非常清楚第三排的本质。它不是座位,它是一种刑具,是用来惩罚你关系最差的那个亲戚的。但捷途不这么想,它把它包装成了一个“家”,一个移动的堡垒,一个能随时躺平的空间。这种对用户心理的拿捏,精准得有点可怕。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修仙的可能有点中二,但你看看现在的市场,除了用玄幻来解释,你告诉我还有别的办法吗?以前我们买车,看三大件。现在呢?看冰箱,看彩电,看沙发,看续航数字哪个更离谱。捷途这个1700公里的综合续航,就是典型的“数字攻击”,它不管你实际能不能开到,它就是要用这个数字在你的脑子里打下一个钢印:我,没有焦虑。
至于那个叫“猎鹰500”的辅助驾驶系统,听起来像个网游里的装备名字。什么高速领航,记忆泊车。我跟你说,所有这些自动驾驶,在中国路况的终极考验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头乐”。你的雷达再牛,算力再高,也算不出一个大爷能从哪个角度以什么样的速度鬼魅般地切入你的车道。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对这些功能,我的建议是:可以有,但别当真。它就像男人承诺的“我改了”,听听就好。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捷途山海L7 PLUS这车到底怎么样?
朋友,当价格来到10万9千9的时候,“产品力”这个词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它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别人很难受,这就够了。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你用十万块钱的水一浇,它“嘭”一下,变成了一个带着床、冰箱和沙发的房子。你说这合理吗?这不合理。但它存在了。
这就是当下的车圈,一个不讲武德,互相掀桌子的黑暗森林。捷途不是在卖车,它是在发信号,一个“不装了,摊牌了”的信号。它告诉所有还想体面挣钱的同行:时代变了,大人。现在是贴身肉搏,是刺刀见红。要么,就拿出你的禁术,要么,就等着被轰成渣。
至于消费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搬个小板凳,一边吃着西瓜,一边看着这些“修仙者”们互相放大招。毕竟,神仙打架,凡人得利。这种感觉,还挺666的。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