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竞争逐渐从技术战转向价值战的节点上,领克10EM-P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款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在6月20日出现在工信部第396批新车公示中,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彻底抛弃了“配置等级”的传统逻辑。在30万元以内的售价区间里,领克10EM-P实现了智能四驱系统与激光雷达的全系标配,这一策略不仅在同级别车型中罕见,更是对“技术平权”理念的一次实践。
性能与感知双重升级,技术一步到位
从动力系统来看,领克10EM-P搭载1.5T电混发动机与DHT Evo电驱系统组合,综合输出功率达到390kW,峰值扭矩755N·m,极速可达210km/h。智能四驱系统支持前后扭矩动态分配,不仅强化日常操控稳定性,也在特殊天气或复杂地形下提升车辆应变能力。
标配的激光雷达系统具备超视距三维识别能力、全气候运行能力以及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稳定、精准的数据支撑。相比于多数同价位车型仍依赖单一感知方案,领克10EM-P通过结构化感知配置,让用户从购车第一天起就拥有更高安全等级的出行体验。这种不区分车型配置、不强制选装的策略,将用户从“是否配齐”的选择困境中解放出来。
旗舰级尺寸与完整架构,为高阶体验打下基础
领克10EM-P的整车尺寸达到5050×1966×1487mm,轴距3005mm,车内空间宽敞,后排乘坐区域具备充足的纵深与横向舒展性。整车在NVH静音处理、座椅支撑性以及储物空间布置方面也展现了中大型轿车应有的系统完成度,适合家庭出行、商务接待等多种使用场景。
在电池系统方面,领克10EM-P采用来自宁德时代与衢州极电的磷酸铁锂电池,两大电池供应商的组合不仅保障产能供应,还增强电池系统在温控、安全性与寿命周期上的一致性。双电池供应模式体现出整车在供应链设计与产品质量控制上的前瞻性,也为用户日后的长期使用提供了稳定保障。
整车设计方面延续了领克品牌的原创语言,包含破晓之光日行灯、隐藏式水切设计、主动升降尾翼等细节,不仅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功能价值,也为整车视觉辨识度带来提升。同时,多达十余项的外观选装件提供个性化表达空间,使得用户可以在统一性能配置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视觉风格。

领克10EM-P之所以特别,在于它不仅构建了一款强性能、高智能的混动轿车,更在配置理念上做出了突破。它打破了“高配才有好体验”的旧有思维,用全系统一的技术配置建立起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对于那些追求安全、性能与智能体验的用户来说,领克10EM-P不再让他们在版本之间做“功能减法”,也无需为“完整体验”承担额外成本。
在今天这个产品选择愈发复杂的市场中,领克10EM-P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维度:真正好的配置,不是靠价格区分层级,而是从第一辆车开始就应当完整。这种理念,不只是产品策略的变化,更是用户价值观演进的映照。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或许会成为更多品牌重新审视配置体系的出发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