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高管调整,财务总监离任,销售渠道合并

高管换挡,财务总监和副总裁双双说拜拜,这背后到底藏了什么大招?一条人事公告能在朋友圈刷出水花,江铃汽车23号晚上这波操作,直接让大家全员炸锅——啥情况?福特在中国的棋局又翻新了?别着急,现在就来扒一扒,这场“宫斗戏”到底暗流涌动到了什么程度。

事情还得从那纸冷冰冰的公告说起。

10月23日晚上,江铃汽车丢了个“王炸”:朱浏俊不再是财务总监,也不是执行委员会委员、更不是审计委员会秘书,从执行团队里直接清空名额,刘继升也一把卸掉副总裁的title。

这还不算完,两人是11月1日之后彻底跟江铃说再见,连“打酱油”都不准再来了。

讲道理,一般来说财务和管理一刀切,多少有点狠,但更刺激的是,接棒朱浏俊的是谁?李伟华,熟人一枚。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全福特系老司机,名校学历+履历丰富,干过江铃、干过长安、连带总部福特中国的职位都没少混。

这招棋下得,让吃瓜群众大跌眼镜——小道消息都不用传,官方就直接下了套“有故事的姐”来接手。

江铃高管调整,财务总监离任,销售渠道合并-有驾

但玩人事变动可不是闹着玩,更大的看点还在黑暗里等着亮出来。

有意思的是,刘继升走了,副总裁位子空着,谁接?公司没吭声,硬生生吊住大家胃口。

这一波人事换挡,可不是寂寞的独角戏——其实一切的背后,还藏着福特中国更大更深的变革洪流。

要说最近汽车圈最劲爆的新闻,渠道大整合必须榜上有名——江铃福特这次可不仅是换了门神,更是连家门样式都改。

先来一串高能回忆杀:

9月23号,江铃汽车跟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牵手搞了个分销服务合同,外加一笔债转股操作。

这钱也不是小数——江铃转债12.64亿,福特现金来12.14亿,全都砸在江铃福特上海账上,说白了,就是清理家底,把原先那些个负债全都结一结。

这边还没回过神,9月24日福特中国又官宣了新动作——在上海新设销售服务全资子公司,陈晓波担任总裁,直接向大boss吴胜波汇报。

时间点也精准,官方说法2025年10月1日公司正式“开张”——你说这是不是早有预谋的连环计?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搭个摊,开家新店。

大家都明白,福特中国这回是要把原本长安和江铃福特这俩互不相干的销售体系,统统归拢到一个壳里,统一网络,乎哟,不就是“江湖大一统”呗。

要知道,以前你买台福特,得左看看长安福特,右瞅瞅江铃福特,车型和服务都分着来,脑袋都得绕晕了。

等到新模式上线后,买福特啥体系都不用考虑,随便哪家福特店,全都有车、有服务,体验一把“全村的希望就是你”的待遇。

你要问这是不是普通的调调?

江铃汽车的人都说了,不是换个皮牌子玩票。

这回是真的“更福特、更中国”,砸场子打江山的厚活儿。

销售渠道直接从原来的一百出头暴涨到三百多,服务铺到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

市场覆盖面一下子拉满,客户想有多细分就有多细分。

原本的区分江铃还是长安福特通通成了历史,正式开启全民统一福特体验新阶段。

说到这里,江铃高层有什么心思也就呼之欲出了。

换掉老将,引进在福特体系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李伟华,一方面有点“自家人更放心”的味道,另一方面也透露着一个信号——管理层和母公司实现高度“同频共振”,为未来的新业务模式铺平道路。

刘继升那边,身份更复杂点——除了江铃副总裁,还是江铃福特科技总裁,主管江铃福特科技旗下乘用车业务,他的下一步去向,官方居然一点没提,这不就让吃瓜群众更觉悬念了吗?

江铃高管调整,财务总监离任,销售渠道合并-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高层震荡不是无本之木。

统计一扒,2025年前三季度江铃汽车财报直接给出成绩单:营收272.89亿,略微下滑个1.59%。

利润就难看了,净利润7.49亿元,同比腰斩超过三成,第三季度净利更只剩1630多万,同比直接跌去九成多,还真有点“不敢相信是我”的即视感。

扣非净利润甚至直接成了负值,亏了7000多万。

乍一看这数字,管理层恐怕早已坐立不安,所以人事调动看似突然,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奇怪的是,销量却还在增长。

2025年前三季全线售出26万辆多一点,比去年还涨了7.7%。

SUV卖了9.2万辆,比上年增加近一成。

轻型客车、卡车、皮卡等车型,全部都是红盘,不管怎么说,这出货量都像打了激素。

但问题也就来了,销量涨了,钱却没赚到手,这锅到底谁背?

你说定价出问题吧,现在市场拼的都快成“全网最低价”,钱根本不好赚,薄利多销成了常态,品牌溢价早不像老黄历那么吃香。

江铃高管调整,财务总监离任,销售渠道合并-有驾

你说管理能力有短板,那也不至于全部都归类于人头落地,但肯定是该有人出来走一遭了。

这套路,倒像极了前几年的合资车企动不动大换血:前脚高管离职,后脚战略调整,一环扣一环,斗智斗勇,核心永远围绕“我们还能不能打赢市场这场硬仗”。

前有合资兄弟双双喝退,后有新销售公司挺身而出,江铃福特这次押上一切,豪赌中国汽车市场的大变局。

你若问“高层走人会是昙花一现还是深水炸弹?”

其实,答案还真不好下定论。

李伟华的空降,有可能带来财务与经营融合的新玩法,也有可能遭遇水土不服。

销售渠道那步大棋,市场检验才是最终审判。

回头再说,福特在中国大环境下能否突出重围?

毕竟每年SUV、皮卡市场新玩家不断,国产品牌大杀四方,新能源势力野心爆棚。

福特要想杀出一条血路,靠换高管、整渠道只是第一步,能不能重塑品牌力、产品力,这可不是喊两句口号的事。

江铃这波“高层震荡”既是主动自救,也像极了大象跳舞,不好起舞,却偏要争个高下。

其实江铃福特未来会不会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关键还得看,能不能在产业变革、消费升级大潮中稳住根基,吸住流量。

渠道整合能解决服务混乱、资源分散的问题,但如何让一加一大于二,没有“内耗拖后腿”,没人能打包票说绝对成功。

未来还得看管理层怎么真正把客户、产品和资本玩转起来。

不管怎样,这波动作已经搅活了一池春水,接下来市场会不会有新爆点,值得持续关注。

说到底,人事变动和渠道变革其实像“切换模式”,不是一夜翻篇,也不是一键升级。

更多的是在追求持续变革里的每一步深思熟虑——每一次高层离开,可能都是久久为功后的必然收尾;每一个新管理者的上位,也许预示着公司治理和战斗力迈上新台阶。

汽车行业的风云变幻,管理层的来来往往,有时不仅仅在于人的选择,更在于能否顺应趋势,及时止损,敢于做出敢想敢干的“关键一跃”。

江铃汽车和福特中国这次的“升级大戏”会不会成为行业模范,或是炮灰案例?

大家伙都等着看下集。

咱话说到这,真相大致明了——不是有人突然不想干了,也不是纯粹的管理内斗,更像是一场筹谋已久的自我革新,加大注码重启牌局。

跌宕起伏的业绩背后,是公司想要靠新团队、新框架来破局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卷到极致的内卷困局。

能不能趟出条新路,现在谁也给不了绝对答案,但态度已经摆在那——不止是喊口号,更是真刀实枪地换队友、调阵型,凛冬将至,必须调整打法。

这么一圈分析下来,读者朋友们,你觉得这次高层大洗牌和渠道一体化,到底能不能真给江铃福特带来转机?

一场变革之后,是高歌猛进还是黯然收场,留言聊聊你们的高见吧~

江铃高管调整,财务总监离任,销售渠道合并-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