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国庆节我去4S店溜达了一圈,感觉自己进的不是汽车城,是大型人类迷惑行为观察中心。尤其是华为那个问界的展台,里三层外三层围得跟盘丝洞一样,销售嗓子都喊哑了,大家还在问那个冰箱能不能冰西瓜。我寻思这不就是个冰箱吗,怎么搞得跟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我趁乱摸进去试驾了一下,好家伙,一个电瓶车跟鬼探头一样窜出来,我脑子都还没反应过来,车“duang”一下自己站住了,比我前女友翻脸还快。那一刻我悟了,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马斯克,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什么激光雷达都得跪。
然后新闻就出来了,一天八千台。这个数字就非常玄学,有点像修仙小说里主角一夜顿悟,直接从炼气期干到了元婴大圆满,把整个宗门的长老都看傻了。传统车企那帮老师傅,前一天还在跟你聊德味儿、聊操控、聊祖传的发动机缸数,第二天发现家被偷了,不,是整个小区都被华为这个野蛮人给爆破了。这就不是竞争,这是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华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过生日的蜡烛都没放过。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华为这一套组合拳,突出一个“发疯”。价格从十五万到一百万,每一个价位都插了一把刀,精准地捅进了对手的腰窝子里。尚界那个什么H5,二十多万,指着特斯拉Model Y的鼻子骂,就差说一句“来,单挑啊”。我一个在德企搞供应链的朋友,说他们现在开会的主题已经从“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变成了“如何体面地降价而不被当成傻子”。德国人看着自家引以为傲的旅行车,销量居然被一个装了大彩电的SUV吊打,那种感觉,就像苦练了三十年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激光枪,一枪给你干穿了,你上哪说理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最魔幻的就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事儿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网上传得神乎其神,一周七万订单,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舰队。但我去的那家店,停车场里算上试驾车,两只手都数得过来。销售的嘴,骗人的鬼。他跟你说产能跟不上,订单排到明年了,实际上可能后厨的传菜链子已经打结,炼丹炉都快炸了。他们一边跟你吹嘘我们这个车机系统能万物互联,可以控制你家里的智能马桶,一边又为凑不齐四个轮子和一块电池而发愁。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不太懂现在年轻人为啥对车里那几块屏幕那么痴迷。我闺蜜跟我说,她现在坐车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副驾屏上追剧。我真的会谢,你们就不能好好造个耐用的车吗?!但现实就是这么拧巴,以前卖奔驰的销售,跟你聊的是星徽标的历史,聊的是S级的气场,这是一种品牌玄学,是一种信仰。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觉得你在侮辱他。但现在,这帮西装革履的精英也得开始学着介绍AI语音和智能家居了,那个表情,比便秘还难受。他们悟了,但又没完全悟。
当然了,这套花里胡哨的东西,过两年卡成PPT,二手车商收车的时候脸都绿了,谁也说不准。我认识一个二手车贩子,他说现在收这种智能车,就跟开盲盒一样,硬件好好的,软件一坨屎,价格直接骨折。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现实,再牛逼的实验室参数,也干不过时间和市场的毒打。你以为你买的是个高科技产品,其实就是个大号的、会贬值的、需要充电的手机。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卖车比喻成修仙自爆,可能有点过于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就内味儿?整个行业都被卷入了一场无法退出的“黑暗森林”战争,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华为现在扮演的就是那个手持二向箔的歌者,不管你是什么百年车企还是什么豪华品牌,在降维打击面前,众生平等。至于那些没交付的订单会不会黄,那个3D展厅到底有啥用?别问,问就是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所以,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的市场博弈和技术比拼,最终决定胜负的,其实是消费者觉得谁家的故事讲得更动听。你别笑,现实就是这么魔幻。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