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席卷交管服务,2000万车主年度流程从2小时缩短为30分钟,中国汽车管理步入“零跑腿时代”。
“昨天刚在4S店提车,今天就在家收到车牌了!”河北保定的庞博先生今年5月体验了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后赞叹道,“十几分钟完成所有流程,太方便了!”
这一便利举措将于1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公安部10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将覆盖全国,标志着车辆登记制度迎来革命性变化。
今后,购买国产小客车的车主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通过“交管12123”APP为新车上牌,彻底告别往返车管所排队的烦恼。这项改革真正实现了“数据代跑腿,群众免奔波”。
★ 三“减”举措,惠及亿万车主
公安部此次推出的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核心在于三个“减”字: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
在减材料方面,公安交管部门实现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信息联网,共享核查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实现国产小客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群众免予提交纸质材料。
在减时限方面,群众可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集成选号、上牌服务和选车、购险链接等服务,实现足不出户网办登记上牌。办理时间从原来的线下2个多小时,压缩到线上半小时以内办结。
在减环节方面,通过数字化、集成式服务,群众购车上牌只需在互联网端“只进一个门”,不再需要到办事窗口办理业务,免于多部门、多窗口来回往返。
公安部交管部门已协同30多家汽车企业实行“新车预查验”,实现新车信息联网共享。这意味着车辆在生产环节就完成了查验所需信息的采集,群众购车后不需要再到车管所交验车辆。
★ 数字赋能,应对汽车大国管理挑战
中国早已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达3.6亿辆,驾驶人达5.5亿人,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新注册上牌的小客车超过2000万辆。面对如此庞大的业务量,传统上牌流程的弊端日益凸显:车主需要辗转销售、保险、税务、车管所等多部门,纸质材料多、排队耗时久。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表示,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将新车上牌“一件事”列入2025年度“高效办成一件事”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
为坚决落实国务院部署,公安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优化车辆生产、销售、保险等环节流程对接。
自今年5月起,公安部在河北保定、内蒙古鄂尔多斯、江苏常州、浙江杭州、浙江金华、广东广州、广东深圳、重庆等8个城市试点开展了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为全国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
★ 指尖操作,车牌寄送到家
对于消费者来说,新车上牌的流程变得异常简单。购买新车后,车主只需登录“交管12123”APP,点击新车上牌模块,即可完成选号、上牌等全流程操作。
在购车环节,公安交管部门与3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新车预查验”信息联网,并与保险部门和税务机关实现了车辆保险、发票信息联网核查。此外,在“交管12123”APP上增加了“选车购险”链接服务模块。
在缴税环节,群众可通过“交管12123”APP链接到税务部门进行网上缴税,也可直接登录税务部门网站办理缴税,缴税信息将实时交换到公安交管部门。
在上牌环节,对车企已实现“预查验”的车辆,车主可在“交管12123”APP全程网上办理选号上牌,车辆牌号可自己输入也可随机选择,牌证寄递到家,不需要提交纸质资料。
需要提醒的是,车主购买新车后应登录“交管12123”APP,查询确认所购车辆是否已经“预查验”。对于未实现“预查验”的车辆,目前仍然需要到线下网点查验车辆。
★ 六大便民措施同步实施
除了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外,公安部还同步推出6项公安交管“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将网办业务从35项拓展至41项,预计每年惠及上亿群众。
在便利群众用车方面,新措施包括:网上办理解除机动车抵押登记、网上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推行机动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这意味着车主在办理这些业务时,也无需再到窗口排队。
在便利群众考证方面,新措施允许申请人通过“交管12123”APP提前一天取消驾驶员考试预约,学员报考后申请变更准驾车型的也可通过APP办理。同时,还可通过APP申领校车驾驶资格。
在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方面,新措施推行网上办理大件运输车辆临时号牌,服务大件运输行业规范发展。
目前,“交管12123”APP注册用户已达5.9亿,日均服务297万次,数字化交管服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