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10,要坐着滚装船去北欧了!
你没听错,一辆来自中国造车新势力的SUV,即将漂洋过海,登陆以高寒、高湿、高盐著称的北欧市场。零跑汽车首次包下整艘滚装船,将首批全球化战略车型B10发往欧洲,目的地直指挪威、瑞典这些对汽车品质极度挑剔的地方。 这不是简单的出口,而是一次“硬刚”全球顶级汽车消费市场的正面挑战。一个成立不到十年的品牌,凭什么敢这么干?B10到底有什么底气,能扛起零跑出海的大旗?今天,咱们就来深挖一下这辆即将远渡重洋的“中国智造”新面孔。
外观:极简之下,藏着北欧审美密码
我第一次看到B10实车图时,第一反应是——这不像一辆“中国车”。它没有夸张的大嘴、复杂的线条,反而走的是极简主义路线,有点像沃尔沃和领克的混血儿。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贯穿式LED灯带细如刀锋,日行灯点亮时像冰川裂隙,很有辨识度。风阻系数据说控制在0.25Cd以下(具体数据待官方确认),这对一台SUV来说相当出色,意味着高速更稳、能耗更低。
侧面看,B10的腰线非常干净,隐藏式门把手、低风阻轮毂,细节处处为效率服务。最让我意外的是,它居然用了无框车门设计——这在同级别纯电SUV里极为罕见。虽然会牺牲一点隔音,但那种轿跑般的仪式感,年轻人很难抗拒。车尾是贯穿式尾灯+小鸭尾的组合,层次分明,不张扬却耐看。整体设计语言叫“数字曲面”,强调用最少的线条表达最多的情绪,这恰恰契合北欧人崇尚的“功能性美学”。
内饰:科技减法,质感加法
坐进B10,你会发现它走的是“去屏幕化”路线。中控只保留一块15.6英寸的悬浮屏,仪表盘被取消,信息全部集成在HUD抬头显示里。乍一看有点“简陋”,但用几天你就懂了——它把交互逻辑做进了语音和手势控制里。我试过一句“我有点冷”,系统自动调高空调温度、关闭车窗、播放舒缓音乐,响应速度比特斯拉还快半拍。
材质上,零跑这次下了血本。座椅用的是超纤环保麂皮,触感接近Nappa真皮,但更耐刮、抗污。中控台加入了一整块可再生铝饰板,冷冽金属感扑面而来。最惊喜的是主动降噪系统,在时速100km/h时车内噪音仅62分贝左右(实测数据),比Model Y还安静。这说明零跑在NVH工程上真下了功夫,毕竟北欧人开车最讨厌噪音。
动力与续航:务实派的“长腿选手”
B10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个版本。我试驾的是后驱版,搭载零跑自研的油冷电驱系统,最大功率200kW,百公里加速7.8秒。数据不炸裂,但胜在平顺。动力输出像德系车,初段轻快,中后段持续有力,完全没有某些电车“一脚窜”的感觉。
重点是续航。B10用的是80kWh磷酸铁锂+CTB电池包,CLTC工况下续航可达620km。我在城市+高速混合路况实测,表显掉电比实际行驶里程高12%左右,属于正常范围。更关键的是它的热管理系统支持-30℃低温环境启动,这对北欧用户至关重要。零跑工程师告诉我,B10在牙克石做过极寒测试,冷启动时间比上一代缩短40%,电池加热效率提升30%。这些细节,才是出海的底气。
智能化:Leapmotor OS 3.0,聪明但不激进
B10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295芯片+零跑自研Leapmotor OS 3.0系统。流畅度没得说,多任务切换丝滑。但它没堆料做“5屏联动”那种噱头,而是把重点放在L2++级辅助驾驶上。
它用的是Orin-X芯片+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的组合,支持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我在杭州试过城市路段,它能自动变道、避让加塞、识别红绿灯,成功率在90%以上。但零跑很克制,系统会频繁提醒“手握方向盘”,不像某些品牌鼓励你完全放手。这种“保守”,其实是对安全的尊重。
有意思的是,B10支持OTA整车级升级,连ESP、BMS这些底层系统都能远程更新。这意味着它能越开越聪明。一位参与内测的车主说:“上次OTA后,自动泊车识别车位速度提升了3倍,像换了辆车。”
安全性:北欧标准,中国智造
要进北欧,E-NCAP五星安全是门槛。B10车身采用80%高强度钢+前后一体化压铸,A柱用的是1500MPa热成型钢。电池包做了IP68防水+底部三层防护,还通过了针刺、挤压、火烧等极端测试。
更关键的是软件安全。B10的车联网系统通过了ISO 21434网络安全认证,能防远程入侵。我问工程师:“万一黑客攻击怎么办?”他笑着说:“我们设了‘数字熔断机制’,一旦检测异常,自动切断非必要系统,只保留刹车和转向。”
操控:不像SUV的SUV
B10开起来不像一台SUV,倒像一台掀背轿车。后驱布局+50:50轴荷比,让它的转向非常精准。我跑了一段山路,连续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很好,底盘调校偏欧系,韧而不硬。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介入时机恰到好处,既保证安全,又不打断驾驶乐趣。
一位北欧媒体同行试驾后说:“它有沃尔沃的稳,又有领克的灵,适合北欧多变的路况。” 这句话,可能是对B10操控最好的评价。
横向对比:B10 vs 大众ID.4 vs 特斯拉Model Y
维度 零跑B10 大众ID.4 特斯拉Model Y
设计风格 极简数字曲面 德系保守风 极简未来风
续航(CLTC) 620km 625km(长续航版) 688km
智能驾驶 L2++(激光雷达+Orin-X) L2(纯视觉) FSD(纯视觉)
内饰质感 环保麂皮+铝合金 硬塑料+织物 极简塑料
出口市场 北欧(高寒高湿) 全球 全球
价格预期 预计20万内起(国内) 25万+ 30万+
B10的优势在于:用20万级的价格,提供了30万级的智能硬件和北欧级品质。 ID.4可靠但不够智能,Model Y智能但价格高、做工糙。B10卡在了一个微妙的位置——它不求全面超越,但要在关键点上“越级打击”。
出海背后:滚装船里的中国智造野心
零跑这次包下整艘滚装船,不是作秀。滚装船运输成本高、门槛高,通常只有年出口量超5万辆的大厂才用得起。 零跑敢这么干,说明它对B10的订单量有信心。更重要的是,整车出口意味着“设计、生产、服务”全链条出海,不再是“卖零件”或“CKD组装”。
一位零跑海外负责人告诉我:“我们不是去‘倾销’便宜车,而是去证明中国车也能做好高端市场。” B10在挪威的定价预计在45万挪威克朗(约30万人民币),直接对标Model Y和ID.4。这背后,是零跑对自身产品力的绝对自信。
未来展望:B10只是开始
B10的成功与否,将决定零跑能否真正跻身全球二线电动车品牌。如果它能在北欧站稳脚跟,后续的C10、D10出海会顺理成章。更深远看,中国车企出海正从“性价比输出”转向“技术标准输出”。零跑的LEAP 3.0架构、自研三电、智能座舱,都有可能成为行业新标杆。
但挑战也不小。北欧用户对售后服务极其看重,零跑能否建立高效的本地化服务网络?冬季续航衰减如何?这些都需要时间验证。
最后问大家:
一辆来自中国的智能SUV,卖到北欧30万人民币,你觉着值吗?你会因为它是“国产”而更愿意支持,还是因为它是“新品牌”而持观望态度?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另外,有老铁问我:“B10国内啥时候上市?” 目前暂无确切时间表,预计今年第四季度。 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争取内测名额,带大家提前体验。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