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传来一个消息,雷克萨斯发布了旗下的2026款TX车型。
这是一款定位在大型七座SUV市场的重量级产品,起售价定在了57,090美元,换算过来大约是41万元人民币。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雷克萨斯出新款大七座了,价格听起来也还行,似乎是冲着奥迪Q7这样的老牌豪华对手来的。
但当我们仔细去看这次所谓的“新款”到底新在哪里时,不少人心里可能就要打个问号了。
这更像是一次常规的年度小调整,却伴随着实实在在的价格上涨。
在今天这个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竞争如此白热化的环境下,雷克萨斯这番操作,究竟是底气十足,还是对市场变化有些后知后觉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2026款雷克萨斯TX到底做了哪些改变。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变化确实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首先,在外观上,为非F Sport版本的车型增加了一款名为“斗牛士红云母”的车漆颜色。
说白了,就是给消费者多提供了一个红色的选择。
对于一款成熟的车型来说,增加车身颜色是每年都会做的事情,算不上什么实质性的升级。
其次,也是这次更新中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为全系列最顶配的TX 550h+插电混动版本,将全景玻璃天窗列为了标准配置。
这个配置的加入,确实能让车内的采光和空间感变得更好,提升了一定的豪华氛围。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新增配置的代价直接体现在了价格上。
价格方面,这次调整是全面上涨。
大部分车型的价格都比老款贵了500美元。
比如,入门的TX 350车型,起售价从56590美元涨到了57090美元。
而涨价幅度最大的,正是那款新增了全景天窗的顶配TX 550h+,售价直接上涨了2300美元,达到了80960美元。
多出来的这2300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6万元,很明显,这就是那个全景天窗的成本。
这种“小修小补就涨价”的策略,在过去市场选择不多的时候,消费者或许还能接受,但在今天,大家手里的选择多了,每一分钱都会花得更加谨慎,这样的涨价是否能被市场普遍认可,确实是个未知数。
当然,抛开价格上涨的因素,单看产品本身,雷克萨斯TX的底子还是不错的。
即便是在起售价约41万元的入门版车型上,配置也给得相当齐全。
外观方面,LED灯组、电动尾门和20英寸的大尺寸轮毂都是标配,视觉上不会显得廉价。
车内是它最大的卖点之一——标准的七座布局,对于多人口家庭来说非常实用。
科技配置也跟上了主流,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搭配一块14英寸的中央控制大屏,并且支持无线的苹果CarPlay和安卓Android Auto手机互联,使用起来很方便。
在舒适性上,加热功能的真皮方向盘、前排座椅加热、拥有12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这些也都是标配,保证了基础的豪华体验。
安全方面更是雷克萨斯的强项,全系标配了Lexus Safety System+ 3.0主动安全套装,包含了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主动刹车等一系列驾驶辅助功能。
从这些配置来看,雷克萨斯TX的入门版确实做到了“入门即够用”,并没有在基础体验上打太多折扣。
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款车,必须把它放到整个市场环境中去比较。
雷克萨斯TX的这套配置,如果放在三五年前,绝对是豪华品牌中的佼佼者。
但现在,时代变了,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同样是40多万的预算,消费者能买到什么样的车?
我们国内的新能源品牌已经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比如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等车型,它们在这个价位提供的体验,已经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豪华车的认知。
它们不仅有大屏幕和驾驶辅助,更有后排娱乐大屏、车载冰箱、带通风和按摩功能的多排座椅,以及能够大幅提升行驶舒适性的空气悬架。
这些配置,在雷克萨斯TX上,要么是高配甚至顶配才有,要么就是根本不提供。
当国内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式的移动起居室体验后,再回头看雷克萨斯TX提供的“座椅加热”和“12扬声器音响”,难免会觉得有些朴素和传统。
雷克萨斯引以为傲的豪华感和舒适性,在面对这些更懂中国家庭需求的“新势力”时,优势正在被快速削弱。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这款车的动力系统,这也是雷克萨斯TX的核心部分。
它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动力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入门的TX 350搭载的是一台2.4升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75马力,对于驱动这样一台尺寸不小的SUV来说,动力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能够满足日常使用,但谈不上多么澎湃。
往上一级是TX 500h混合动力版本,它在2.4T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电机系统,综合输出功率提高到了366马力,动力响应和燃油经济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这套动力总成可以说是整个车系中技术最成熟、也最均衡的选择。
最值得讨论的是顶配的TX 550h+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
它采用了一台3.5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与两台电动机的组合。
在如今这个小排量涡轮增机盛行的时代,一台V6发动机的存在本身就显得十分珍贵,其运转的平顺性和浑厚的声浪是四缸机无法比拟的,综合输出功率更是达到了404马力,性能十分强劲。
但是,它的短板也同样明显。
作为一款插电混动车型,其搭载的18.1千瓦时电池组,只能提供33英里,也就是大约53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
这个数据,放在当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可以说是严重落伍了。
目前国内主流的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普遍在150公里以上,甚至超过200公里的也比比皆是。
53公里的续航,对于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上班族来说,可能连一天上下的通勤都无法完全覆盖,这就让“插电”的意义大打折扣,更像是一个为了应对排放法规而存在的“绿牌”方案,而非真正从用户省钱、环保的日常使用角度出发。
这种在核心技术指标上的差距,也从侧面反映出传统豪华品牌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保守与迟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