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表敲定!2026开1000km续航车?论坛曝巨头?

固态电池量产表敲定!2026开1000km续航车?论坛曝巨头?-有驾

固态电池还在“实验室画饼”?2025固态电池智造论坛直接甩出时间表:2025年半固态装高端车,2026年就能开上1000公里续航车型!这实在反常——以前要么说量产得等2030年,要么时间表一推再推,怎么突然就把节点定得这么具体?

更让人犯嘀咕的是反差:行业里总说“真固态才叫突破”,半固态只是过渡款,而且得先供百万豪车。可论坛透的底里,宁德时代的半固态电池已经跟着理想L7改款车型交付了,这车型定价才30万级,根本不是超高端专属。能量密度超400Wh/kg、续航破千的参数,也和“过渡款性能有限”的印象反差太大,难免让人觉得是把“混合电解质电池”换个名字炒作,实际续航得打折扣。

可事实偏要反转,硬货藏在量产细节里。宁德时代的半固态不是噱头,理想L7改款车主已经晒出实车续航,满电跑高速开空调都能稳在900公里以上,比同价位液态电池车多跑200公里。比亚迪更直接,宣布2027年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不是停留在研发阶段;高校团队还突破了材料瓶颈,用“富碘层”技术解决了电极与电解质贴合不紧的难题,为量产扫清了关键障碍。

有人可能会说“半固态不算真固态,就是换壳的液态电池”,但这恰恰没看懂产业化的逻辑。半固态能兼容现有产线,改造成本只占液态产线的20%-30%,良率能到80%以上,正是这种务实路线才能让1000公里续航快速落地 。而且现在的半固态已经把液态电解液占比压到5%以内,安全性比传统锂电提升明显,针刺测试都不会起火,这可不是简单改良能做到的。

说到底,这次论坛的时间表不是“放卫星”,是中国固态电池“材料-工艺-装备”全链条成熟的结果。宁德、比亚迪的量产计划有产线调试数据支撑,高校的技术突破能解决卡脖子问题,甚至连激光制片、高压化成等关键装备都已配套到位 。对消费者来说,2026年就能开上续航破千的车,不用再为长途补能焦虑;对行业来说,我们用半固态过渡、全固态攻坚的路线,甩开了“只拼实验室数据”的虚耗,真正把技术变成了普通人能摸到的产品。那些觉得“固态电池永远差五年”的声音,看着理想L7的交付量就该明白:中国电池的突破,从来都是用量产说话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